第四百二十八章(1 / 3)

“王老师,您小时候是不是经常能吃到这种好吃的特色菜菜?”项茗茗羡慕的问。

王潜似是回忆了一下,“并不是。”

“哦?”项茗茗诧异。

王潜笑了笑,“白花菜煎泥鳅,其中白花菜经常吃,泥鳅就很少吃到了。”

“泥鳅卖的比较贵,也很难抓。”

“我们那里,大多只有污泥塘才比较多,一年也就一次抓的机会。”

“一年只有一次?”项茗茗更加好奇了。

王潜继续解释道,“我们那里,一个村子分为十组,一组就是一个湾子,每个湾子大多数都是几十上百户同姓而居。”

“每一个湾子大大小共有十多个池塘,其中有一个池塘是专门弄成的污泥池塘。”

“这个池塘的作用就是每年到了稻谷育苗的时候,就会把池塘里的水抽干,然后每家每户下到池塘里将淤泥挖出来,挖出来的污泥在地上摆成方块的形状,再将泡好的稻谷种子撒进淤泥里面,最后在上面盖一层薄膜,之后就是等待稻谷种子发芽。”

“也就是这一次,池塘的水抽干了,都下去挖污泥,正好可以捉里面的泥鳅。”

“而其它的都是清水池塘,里面的泥鳅很少。”

项茗茗听明白了,继而好奇的问道,“王老师,稻子种子不是种在水田里的吗?为什么你们那里是种在池塘里挖出来的淤泥里面?”

王潜笑了笑,“以前种水稻很麻烦的,它有很多个步骤。”

“首先,就是将稻谷种子装袋放进水里浸泡一晚上,次日就去池塘里挖淤泥,淤泥弄来了,就把水稻种子洒在上面。是撒不是埋,如果买进去,秧苗是冲不开泥土的,只能是洒在上面。”

“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秧苗涨起来,这个时候就要观察秧苗长势的情况再进行下一步。”

“等到秧苗长到手指那么长的时候,就开始手中将长在淤泥上的秧苗连着土分株。”

“两三株两三株的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秧苗,然后将这些分株的秧苗扔进已经整好的水田当中。”

“而这,只是第二步。”

“等到水田里密密麻麻的秧苗长到三指那么长的时候,在进行第三步。”

“拿上以前会使用到的秧马下到水田当中将秧苗扯出来再进行分株。”

“这次就是一两株连在一起分株,扯出来的秧苗就是电视里所看到的在水田中插秧的秧苗。”

“这次,将秧苗插好,就等着水稻长大,再进行其它方面的维护了。”

听到王潜的描述,项茗茗还是第一次知道种水稻竟然如此麻烦,本以为只是插秧就完事了,没想到竟然有着那么多步骤。

可见农民苦啊。

07年才结束交公粮的时代,农民们为国家的建设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有人以为工人的贡献要比农民要高,也不想想,在交公粮的时代。

有多少工人?

有多少农民?

一点点工人,比得上大几个亿群体交公粮的农民?

再者,那个时候的工人,真正有贡献的是那些技术革新人员,是他们改天换地,而不是单纯的工人。

项茗茗在心中感叹了一声。

...................

4l:“这个千叶,就是小人得志,跳梁小丑。这次的事情,将他的嘴脸暴露的一览无遗。”

5l:“哈哈,不知道千叶大神当时笃定王潜找枪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有现在的这个局面?”

........

千叶就在空空论坛潜着水,版面上各种嘲讽他的帖子,瞬间让他气的不行。

他想要拿起键盘与那些嘲讽他的人大战三千回合,理智又让他克制住了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