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全民同心(2 / 2)

明左 鹤城风月 2147 字 11个月前

,怎能放过这个机会?

有实力的单打独斗,实力不足的就联合起来,组成集团公司下场。

比如潮汕商人就联合起来,从政府手中购买了岘港码头百分之四十五到股权,也让政府收入了一百八十万元。

光是这一笔生意,就完全抵消了陆战一师的军费。

除此之外,广西和云南甚至由当地政府出面,组织起来购买了红河平原大约两百万亩的耕地。

这些耕地有效解决了云、桂两省耕地不足的窘境。

可以预见到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光靠这些耕地,两省都不用为粮食担忧,从而也解决了国家的大麻烦。

大型资产只有帝国商人才能吃得下,至于土地则被官员们主持,分配给了安南百姓。

这个大杀器一使出来,安南民间对帝国的仇视态度迅速消失。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

拥有了土地,就等于拥有了活路。

尤其是帝国免除农业税,每年仅仅只需要上缴产出的十分之一,其余的都是自己的。

这种好事,从前想都不敢想。

也不能说安南的百姓见利忘义,心无国家,实在是这个年代除了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就没有什么家国概念。

加上政权变更频繁,又总是饱受压迫,让普通百姓都活的浑浑噩噩,只专注于眼下的活路。

谁能给他们活路,谁就是爹!

商业立国的帝国,对于土地的渴望不高,因此可以匀出一定的资源给予这些百姓,立刻就成为了这个时代少有的善良之辈。

安南百姓看着属于自己的土地,当然不愿意再回到从前贫穷的生活,立刻化身为了帝国最忠诚的拥趸。

而有了如此强大的民间支持,帝国的进展怎么可能不顺利?

五月十五,风尘仆仆的阮军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赶了回来。

他们没有在岘港停留(此时岘港还在阮氏手里,但已经被帝国卖了),而是火速南下,希望尽快收复丢失之地。

见敌军疲师而来,郝华清差点笑晕过去。

“马上给慕容复副师长传信,让他在南洋舰队的配合下,直扑岘港。其余各部,立刻前出,我要在广义和阮军一决胜负。”

陆战一师前师长唐文焕已经就任海军部副部长,郝华清觉得自己也可以更进一步了。

消灭阮军,就是他的扬名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