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埋子(2 / 3)

明左 鹤城风月 2944 字 2021-10-15

而吴孟明的爷爷吴兑,当初就是确保北疆安宁的大佬。

吴兑最大的政绩,就是和俺答汗、三娘子交好,令北疆数十年不动刀兵。

吴兑更是和三娘子父女相称,三娘子每次来看望他,都是直接住进军营的。

朝廷显然是希望利用吴家的这层关系,帮助锦衣卫获取北疆的情报。

只可惜,相比起吴兑,吴孟明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草包。

这货只会索贿,贪财无度,一点才能都没有。

韩川来找他的时候,他就在摆弄自己刚刚得到的一尊金佛。

不过对于韩川这个给自己送了一千多两银子的下属,吴孟明还是和颜悦色的。

“韩千户特意跑来,可是有事?”

韩川上前,把地图和奏报都摆好,才道:“都督,卑职发现了一桩怪事。倘若猜测不错,京师危矣。”

明明奏报和地图都标示的清清楚楚,可吴孟明看了半天……

没看懂。

见他迷迷糊糊的样子,韩川只感到眼前阵阵发晕。

这样的人都能做锦衣卫的二把手,还指望锦衣卫能好的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手把手地给吴孟明介绍情况。

“辽东方面的探子汇报,鞑子人马活动变少了。卑职怀疑,鞑子这是在集合兵力,打算干一件大事。”

他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路。

“都督请看,假如鞑子不管宁锦,而是从哈喇慎这边绕过来,则可直达蓟镇。先前蓟镇闹了哗变,兵无战心。一旦被鞑子找到机会,很有可能破关而入。”

吴孟明看了看,眨眨眼,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他的想法和韩川不一样,而是问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韩千户,你的这个判断或许很有道理。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啊,鞑子没来,怎么办?”

后金破关,这当然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假如因为锦衣卫的汇报,朝廷有了防备,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因此封爵都有可能。

可万一锦衣卫风风火火报上去了,结果后金没来,变成了虚惊一场,这个责任也没人承担的起。

这就是明末官员的普遍心态。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不说不错,不做不错。

韩川看在眼里,只感到阵阵悲凉。

幸好他早就得了左梦庚的指点,就知道吴孟明会有此想法。

而且他也没有想过真的去提醒朝廷什么,而是借机上位罢了。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

“都督,事关重大,咱们既然发现了,不上报是不成的。可由咱们上报,出了差错咱们也担待不起。您看,骆都督那边……”

一玩起这个,吴孟明立马门清了,迅速露出满意的笑容。

“既如此,你径自去报给骆都督好了。”

显然,对于韩川想要把此事甩给骆养性,吴孟明是再满意不过了。

无论如何,骆养性才是锦衣卫的一把手,这种事报给他,那是正常程序。

至于骆养性怎么处理,和下面的人无关。

反正只要报上去,一旦将来出事了,责任就不在吴孟明和韩川这里。

韩川得了同意,转身就去了骆养性那边。

对于这条吴孟明的狗,骆养性自然是没有好态度的。奈何吴孟明根深蒂固,骆养性也没有什么办法。

待韩川把事情和奏报呈递上来后,骆养性只是冷冰冰地道:“知道啦,且退下吧。”

韩川乖巧,转身就走了。

待他出了职房,骆养性才露出轻蔑的笑意。

“癞蛤蟆吞天,好大的口气。区区一个千户,也敢妄议朝政。绕道蒙古,偷袭蓟镇?哈哈哈,真是异想天开。”

笑完,骆养性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