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妖孽如斯(1 / 5)

重燃2001 老柳爱吃狗粮 210 字 2022-02-22

安然公司这样的伎俩,在上世纪90年代能源资产价格迅速攀升时期,是行得通的。

资产价格的增值不仅完全覆盖了信托存续期的利息,其出售时所产生的溢价部分则直接增厚了安然公司自身的净利润。

坦率的说,也是公允的。

只不过安然公司显然滥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盈利按公允价值计量,亏损则按成本法隐藏。

这就纯属耍流氓了!

流氓的招数有的时候很起作用,但有的时候,则可能会毁掉自己。

对安然公司而言,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90年代能源危机的解除,后续安然公司所持有的的资产并没有升值。。

反而因为世纪初的能源价格暴跌形成了巨额的亏损。

这就芭比q啦。

资产的价格低于了信托的本息,盖子终于捂不住了。

当“马林”信托基金的赎回期在2001年7月来临时,安然必须用可转换优先股或现金来补充。

流氓惯了安然怎可能这样做?

安然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马林二号”信托基金,来承接“马林一号”的所有到期份额,将赎回期限拖延到2003年。

“马林二号”基金的负债为10亿美元,比一号多了1.2个亿,这1.2个亿实际上是马林一号的利息。

当然,届时依然没法解决时,自然会有“马林三号”的出现,这方面安然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响。

能获取稳定的资金利息收益,金融机构也乐于配合,毕竟安然公司本身大部分资产的质量是没问题的。

这里面其实有个朴实无华的产业逻辑。

能源危机也是始终存在于全人类头顶上的乌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能源价格就会疯涨。

这样耐心的持有下去,迟早是可以解套的,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

能源价格的周期性变动,也是银团资金敢于帮助安然继续玩下的原因所在。

但是人们都忽视了一点: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在漂亮国这样成熟的市场上其实一直很理智。

但有的时候,市场情绪又不完全理智,比如十几年后疯狂的散户逼得交易商最终拔了网线。

当安然公司的股票市值跌破了安全线时,在安然股票价格基础上构架出来的一切衍生金融产品和结构性贷款便利,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安然公司宣称,即使出售信托基金所持有的水厂资产的收入不足偿还其债务,它们还可出售公司的其他资产来补充。

如漂亮国本土的波特兰电力公司等优质资产。

但是,如果安然公开披露此信息的话,债信评级公司一定会据此重新考虑对安然的债信评级。

因为这部分资产等于已抵押给了信托基金,已不能用于安然本身的债务清偿。

“鱼鹰”信托基金以同样方式发行了24亿美元的债券。

这只基金作为抵押的资产包括安然在中美洲的天然气传输系统、为欧罗巴电站设计的涡轮机组、在欧罗巴各电厂中的股份以及其它能源资产。

如果这些项目最终的价值超过了负债的金额,安然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润。

由于这些资产和负债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中都没有反映,这些“额外”的盈利很可能给人们一种假象:安然用了很少的资本就得到了很高的利润。

按照信托条款,安然在两个条款同时满足时,必须立即以现金清偿基金债券:

第一,安然股价低于一定的“门槛”对于“鱼鹰”是59.78美元,对于“马林二号”是34.13美元;

第二,安然的信用评级被降至“投资”级以下。

显然,按照现在股价,安然已经触发了第一个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