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零章 正名问题(2 / 2)

点荀攸心知肚明。

因此他也绝不会在此刻奉劝曹操当真归降长安,这是自取死路也。

即便他心系汉室,也不会作出此等愚蠢举动。

他只是从另一个方向,为曹操阐明此事远不止天子与主公双方博弈而已。

“百姓接不接受,与吾何干?”

听了荀攸的担忧之言后,曹操只是嗤笑“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此言一出。

荀攸震惊无言。

此后,曹操下令,兖州兵马齐出,以攻冀州。

青州兵马则在曹洪的带领下,袁谭为援,同攻冀州。

数日后。

冀州城门开,袁尚率领许攸等冀州百官出城投降,曹操受之。

如此一来,袁绍所倚重的三子中,袁谭和袁尚投降了曹操,袁熙投降了长安。

袁绍生前所拥四州之地,仅余并州未破,仍在其侄儿高干手中。

曹操一方面将青州和冀州各囤重兵防守,坚壁清野,以待长安军来攻。

另外又去书并州,恫吓高干,令其投诚。

高干并不愿投降曹操,暗中派遣亲信之人去书长安军,意欲以长安军为筹码,制衡曹操麾下的兖州军,如此便可左右逢源,屹立不倒。

但其麾下亲信得了书信,却径直将此事告于曹操。

得知此事的曹操,携精兵数万,急攻并州。

高干无奈之下,举城投降。

此战过后,青州、并州、冀州,尽数落入曹操之手。

再加上已被曹操经营数年的兖州,不知不觉间,曹操取代了袁绍的位置,成了坐拥四州之地的大诸侯。

而三州被下后的数十日后,刘协御驾亲征的军队,才堪堪到达距离青州几十里外的山野中,安营扎寨。

“陛下,形势不妙啊,短短半月的时间,兖州曹操连下青州、并州、冀州三城,其麾下曹洪、曹仁、于禁、乐进等将,甚为悍勇,不可匹敌!”

中军帐内,徐荣奏报军情,脸色严肃。

刘协却是微微一笑,说道“慌什么,青州在袁谭手中,还是在曹操手中,有什么区别吗?总不是要打的,如今袁谭既投曹操,那边一并收拾就是。”

对于曹操的强势崛起,刘协其实并不意外。

首先,曹操在兖州经营数年,又养出数量庞大的青州军,麾下谋臣、将领皆不缺。

此刻趁时而动,乃下青、并、冀三城。

但与昔日坐拥四州的袁绍相比,却是有所不同的。

sritsrit

srits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