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地堡(2)(2 / 2)

我们最近的那个房间写着“发电机室”。

里面有一台巨大的机器,和上百桶汽油,都是那种半人高的大油桶,大多数是空着的,看来这里是第二个发电机的所在地,如果暗河在冬季出现了水量减少的情况,那么还是能够通过传统的燃油动力。而且他们一定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出现了这么多的空油桶。

我走出发电机房,隔壁房间写着“档案室”。我推开门的时候,格鲁吉亚已经站在了那里,他前面是一个大柜子,看上去是存放档案的。

“嗨,有什么发现吗?”我走上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觉得,这里不是一个防空洞那么简单。”格鲁吉亚摇摇头,对着我翻开了手里的那本文件夹。

借着头顶的电灯,我仔细而缓慢阅读着,一段尘封的往事就像是卷轴一样,缓缓在我眼前打开。

波兰二战的历史,是一段很复杂的历史。

二战时期,波兰西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东边则是广袤的苏联。自从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以来,波兰的整个防御体系很快就被完全击溃。苏联人则从东边翩翩而来,两股力量交锋到一起,把波兰变成血和火的战场。

这里村子里的人们,常常备着两面旗帜,一面德国,一面苏联。有时早上被德军占领,人民就拿着德国佬的旗帜出来,端着酒欢迎德军。德国人在村子里搜刮犹太人,然后把他们枪毙,没人敢说什么。下午苏联人反攻,德国人往往在中午就开着坦克跑了。大家又端着酒拿着苏联的旗帜出来欢迎苏军,苏联人在村子里面四处抢掠,把鸡鸭都抱走,也没人敢说什么。

二战结束之后,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在《雅尔塔协定》中承认了苏联对波兰的控制权,随后,1944年波兰共和国宣称成立,1952年改称波兰人民共和国,属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华约”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

冷战时期,为了应对来自西半球的威胁,苏联在全国各处,包括波兰修建了大量的设施,这些设施大多深埋地底或者依山而建,这些设施虽然统称“国防设施”,但是有一部分是用于研究和开发核武器,或者研究怎么防核武器。

这种恐怖的炸弹一旦爆炸,整个城市都不会幸存,例如斯大林格勒,只需要几枚核弹就能完全瘫痪,大约50枚核弹,就能够把地面设施完全摧毁。为了防备核武器的威胁,赫鲁晓夫曾经提出过一个计划,要“确保国家遭受饱和打击之后,其地面下的军事设施依然拥有反击的能力”。为了响应他的号召,全国开始深挖洞,大力修建地堡。

这些地堡中的一部分带着研究的性质,不单止是研发核武器,还有生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