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奇的世界(1 / 2)

夏日的太阳顽强的挂在西边的山头上,迟迟不肯落下去,猩红色的阳光照射下,地上蒸腾起扭曲的热气。

下学回来周斌坐在门旁的阴影里,直愣愣的瞅着那个大布幔,慢慢回忆着最近周四爷今天下午说的话。

你不要弄错了,周斌不是在复习学问,周四爷教的那些类似于幼童启蒙的知识在周斌看来都是小儿科的。

周四爷平时喜欢小酌一杯,但是酒量很差,喝的摇头晃脑的时候总是喜欢回忆他当年的经历。

“咱大周朝建国九百多年,已传八代,如今在位的是景帝,景帝仁德……”

“当年我差点进去白鹿书院,要是学了浩然正气之法,我也……”

“当年我也差点加入无当剑派,要是学的高深剑法……”

“长春谷的仙子真美……”

……

周斌满脑子都是疑问,建国九百年,八代,一代皇帝在位一百多年吗?什么是浩然正气?这里还有剑派?那有没有内功?还有一个关键的是他上一世学的那些东西在这一世能用吗,尤其是那本《玉虚真经》,要是能修炼的话就发达了!想到这里周斌再也坐不住了,一溜小跑跑到后厨。

“阿姆,什么时候吃饭啊?”周斌大声的叫嚷起来。

周王氏有些差异的看了一眼周斌,平时周斌都不会这么大声的说话的,她放下手中的柴火,紧走两步步,在腰间的围裙上擦了下手,用力的揉了揉周斌的头,笑道“饿了?你先吃块腌肉垫垫肚子,你阿爹去菜园子快回来了,今天没有吃酒的,你阿爹回来咱就吃饭。”

周斌点点头,嗯了一声用力提了提裤子,说“我去镇口等他。”说完也不等周王氏回话,又是一溜跑着出了门。

周王氏又赶了几步跑到对着一溜小跑的周斌喊道“走慢点,不要摔倒了,就在镇口等着,不许出镇子,知道吗?”

周斌摆了摆手没有回话逐渐跑远了……

庆集镇只有百十户人家,规模不大,周家酒肆算是在比较靠近中间的位置,周斌高高的昂着头,毫不理会那几个拖着鼻涕,拎着木棍打闹同窗的呼喊,周斌很快就跑到了镇口的小土坡。开玩笑,周斌怎么说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如果不是一直陪着老爷子,有可能都结婚生子了,怎么可能和这些小屁孩有什么共同语言?

庆集镇虽然靠山吃山,一部分人属于猎户,但是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在镇外面有自家的田地,周家在靠近镇子边上也有一块不大的田地,但周家这块田地被周家夫妇种上蔬菜瓜果,可供自家食用也可以供酒肆用。

周斌静静的坐在镇口的一颗大树下等候,远远的可以看见自家的那块菜园子,周三郎正在里面忙活。

过了好一阵子,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周斌都等急了,远处的山林已经蒙上了一层黑影,周三郎扛着一个大大的布袋子走了过来,夕阳的余晖给周三郎拉了一条老长的影子。周斌远远的迎了上去,周三郎满脸笑容的紧走了两步,大布袋子被随手扔到了地上,大手一伸,熟练的掐着周斌腋下就举了起来,接着紧紧地搂在怀里,短短的仿佛钢针一样的胡须在周斌的脸上一通乱扎,眯缝着眼笑问道“在这里等我不热吗?怎么没去和狗蛋、阿虎、豹子他们一起玩?”

周斌缩了缩脑袋翻了个白眼,心想我和他们确实没有共同语言,接着说“阿姆在家等着我们吃饭哩”。随后挣扎着从周三郎的怀里跳下来,伸手拽着那大布袋的一脚就开始往家走。

正好周围有两三个下地回来的乡亲,周三郎憨厚的笑了两声,一只手就把周斌抱了起来,一手提起大布袋,说“你们看俺家二狗这么小就知道孝顺爹了,力气也比我小时候大多了,等长大了一定是一条好汉”。

路过的几个乡亲听到之后也咧开嘴跟着傻笑了起来,憨厚的连连点头,偏远乡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