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世(1 / 2)

华国江右省龙虎山下的一座小镇上,家家户户那点点橘黄色的的灯光下,整个小镇显得愈发的安宁,只有不时的几声狗吠扰乱了整个夜空。在小镇东侧有一座明显比周围人家更大一圈的四合院,四合院虽然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了,但是里外打扫的干干净净,院子中间长着一棵大樟树,虽然已近初秋,但是这个大樟树依然郁郁葱葱,让人一点也感觉不到秋天已经到来。只是在樟树上悬挂着一道道长长白色布条,这些布条随着轻微的晚风慢慢的摆动着,使原本有些静穆感的四合院又充满了一些阴森感。院子的门楼柱上挂着两个白色的大灯笼,上面写着一个大大“奠”字,灯笼里并没有烛光,两个大灯笼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樟树下,周斌整个人瘫坐在躺椅上,院子里没有亮灯,只有主屋昏黄色的灯光勉强能够照射到树下。微弱的灯光中,周斌的略显英俊的脸上苍白毫无血色,随手端起矮桌上的酒杯深深的抿了一口,一股辛辣的感觉通过味蕾传向大脑,周斌被呛的连续咳嗽了起来,他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捂着胸口,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声,他的身体慢慢蜷缩起来,苍白的面部涨的通红,嘴角慢慢涌现一丝红色,那双平静的眼睛里也慢慢的泛起了泪光,那样子,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周斌酒量并不好,尤其是着这种高度的自酿土酒,但这都是老爷子亲自动手酿造的,他不愿意留给别人。

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周斌伴随着对爷爷的思念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老爷子年轻时候的事情周斌并不清楚,周斌从没有见过奶奶,只知道老爷子是从那个国破家亡的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在功成名就之后等到接近四十岁才成了家,奶奶在给爷爷留了两子一女之后就撒手而去,不久之后最大的儿子也就是周斌的大伯父很早就夭折了,在经历过中年丧妻和丧子之痛打击之后,老爷子有些心灰意冷,就回到了最早开始参加战斗的地方盖了这座四合院,定居在这里。周斌的父亲和姑姑长大之后都出去发展并不愿意留在老家,一个从政一个经商,有老爷子的关系在混的还不错。周斌的大哥周政一直跟随在周斌的父母身边,而从小体弱多病差点夭折的周斌则一直跟在老爷子身边,因为老爷子不仅身手不凡而且还有一身精纯的内家功夫,同时还是一位医科圣手,不然也不一定能从那个战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走过来。周斌的父亲周建设把他留在老家就是可以方便老爷子对他进行一些身体推拿活血和中医调养,不然周斌也不一定能安安稳稳的活到二十多岁。十天之前,周斌的爷爷九十六岁寿辰刚过,就在第二天的早上无疾而终了,走的很安宁,并没有承受什么痛苦,这一点老爷子很早之前就有过预料,他说自己底子太差,又在战场上受过太多伤,伤了元气,学功夫的时候年级太大,能活到这个年岁见到国家昌盛子孙平安就已经是偷天之功了,并且自己一身所学已经全部传给周斌,并没有多大遗憾,只是担心周斌的身体,但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也就听天由命了。

老爷子的功夫是在战场上学的,当年日寇侵华,老爷子所在的部队里来了一群道士,说是从昆仑山来的,这群道士确实厉害,杀的鬼子闻风丧胆,但最终因为人数实在太少加上敌人装备确实先进,最终只剩下了一个终身残疾的老道士,还是老爷子冒着枪林弹雨从死人堆里拖出来的。老道士残疾之后无法上前线战斗也不愿回道观,在展露了一手精纯的医术之后直接就去了后勤医院,临行前点名要求老爷子跟随前去打下手,这一去就是九年,九年之间老道士倾囊相授,不但把一身医术传给了老爷子同时也把一身功夫传了过来,这中间老爷子只知道老道士来自昆仑山玉虚观,并不知道具体地址。九年后,日寇侵华战争结束,加上该传授的都传授完了,老道士直接留信鸿飞渺渺了,老爷子虽然找了许久伤心了许久,但是那个年代的人没有时间去伤心,后来老爷子也凭借着两位老道士传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