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才高八斗(1 / 2)

只见,四个字落在了纸张上面——天地玄黄,而后是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润余成岁……

洋洋洒洒的隶书迅速的挥洒下去……

而诸葛亮和曹昂却是渐渐的淡定不起来了。

这从一开始看着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毕竟,这些文字都显得很是简单,很是没有意义,属于基本的那些东西,属于基本的文字而已。

可是,随着字数渐渐的多了起来,曹昂和诸葛亮的眼睛,就是有着一点不淡定了。

他们的心底更是涌现出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出来。

但刘邪却是不以为意的,对于诸葛亮和曹昂的眼神中绽放出来的光芒,和那种惊为天人的敬佩,是真的不以为意的。

要知道,这千字文,乃是由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的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

整整的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当时,梁武帝,也就是让和尚不得不开始不能结婚和不能吃肉的那位皇帝,他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整整一千个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到了后世还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文中一千个字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九百九十九个字。后来中国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但以古代来说,那确实就是整整一千个字,由一千个完全不同的文字,组成的一份绝妙文章,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能够做到蒙学那么简单,其中还蕴含着很多古代华夏的常识等等的东西,以及人的立身之本的道德等等在其中……

当然了,在刘邪看来,其中还是有着部分糟粕的,比如……其中便是有着一些关于儒家的纲常伦理的教条主义存在于其中……

只不过,如今这千字文的编纂者既然变成了刘邪,那儒家纲常伦理的教条主义,便是会被刘邪给进行相应的删改了。

至少,不会再出现那种极致的奴化思想的存在。

虽然说奴化思想在古代,对于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来说,用处和好处极为之大,能够很是稳定愚昧层次的统治,可对于整个的中华民族来说,奴化思想,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的枷锁,它使得中国在北宋和明朝连续两次错失了提前走向资本主义,继续引领世界发展的机会,它使得整个明朝往后,华夏的一切,飞速的落后……

硬生生的从世界第一,落后到了只能被动挨打的地步。

要知道,截止明朝,华夏科技文化等等都还超出西方四百年以上的水准,而截止宋朝,华夏科技文化更是超过西方大概一千年左右的水准。

但随着元明清渐渐的自我封锁,于是乎……

而元明清的封锁,就在于儒家思想,在于历代衍圣公的……

尤其是在朱元璋杀了一大堆武将,而后土木堡之战将武将毁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儒家迅速崛起,在宋代被无数文人鄙视的程朱理学,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圣学的高度,进一步的去遏制华夏人的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

所以,刘邪不需要这样的奴化思想来稳固他的统治。

如果利于千秋万代,和利于本朝本代之间,需要作出一个选择的话,刘邪,永远会选择利于千秋万代的。

而至于诸葛亮和曹昂眼中的赞赏和惊为天人,那就更是基本操作了。

要知道,在后世,可是无数名人都对《千字文》赞不绝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