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5章循规蹈矩也有千变万化(2 / 5)

诡三国 马月猴年 172 字 2个月前

时落在雪地里面的手雷即便是爆炸了,其威力也会减少很多。所以这一次的作战,不能依靠火药了。

只不过,山东那些家伙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

当年骠骑将军还不是骠骑的时候,打下这么一块地盘,依靠的并不是火药啊!

战争持续到现在这个状况,双方几乎都算是底牌尽出。

剩下的,便是看谁的手中还能扣着几张牌面,谁到了最后还能施展出来的手段罢了……

……

……

斐潜已经回到了平阳。

如今的平阳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军事大本营。

军营不仅是占据了平阳城外的校场,甚至还占据了平阳西面塬头铺山地的一大块区域。

这一块区域因为靠近山地,水源缺乏,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工业或是商业转运的仓廪使用,现在正好作为军队集结的地点,修建了大量的棚屋驻扎兵马。

游牧民族的蒙古包,或者现在应该叫做匈奴包或是鲜卑包,非常适合在这种天气之下避寒。厚厚的毡毯避风隔寒,铺上一层皮毛,再铺上一层油纸,然后最外层盖上茅草,基本上就不用担心雪水的问题了。

圆形的物体,游牧民族在自然生活当中发现的,最为适合抵御寒风的形态。

圆型的这种毡包,对寒风的承受力和抵御能力要比其他任何形状都优越。毡毯墙围成圆形,而包顶也同样是半圆形。当风雪来临时,包顶不会有积雪,就算是夏季的大雨冲刷,这种包顶同样也不会存积水。就算是暴风雪,也很难吹翻圆形的毡包,因为风在吹过毡包的时候,反而会在毡包周边形成一个低压区,会将毡包向下压而不是向上掀,所以比带有屋檐的华夏房屋更抗风。

斐潜没有拒绝皮毛的温暖,也同样不会拒绝毡包的使用。所以在平阳左近的军营之中,基本上都是这种毡包,而类似于山东的那种三角形,或是四边形的帐篷,就相对较少了。

斐潜将骑兵的主力都留在了关中,一方面是减少陆地运输粮草的困难,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关中有什么突发的事件。

如果说斐潜将主力挪动到了河东,除了会给河东带来巨大的粮草补给的压力,像是当下平阳左近的这些毡包也是需要大量的物资进行建造的,以及每日消耗的粮草炭火,都是需要通盘考量的。

战争,永远都是需要统筹安排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只会All,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曹军以为斐潜会半渡而击,但是实际上斐潜根本就没想过要依靠大河来作为防御屏障。

因为大河就像是埃及的尼罗河一样,定期的泛滥导致河岸很不稳定,泥沙的堆积也同样会使得自重超过半吨的战马有陷足的风险。就算是寒冷将地面冻硬,也需要考虑中条山南面的那些巨大沟渠的问题。

大河在龙门渡是冰封,但是在风陵渡及其下游一段距离是浮冰状态,而那些锋利的碎冰,会很容易就划开战马的马腿,使得战马损伤无谓的增加,所以斐潜干脆就打一个纵深策略。

曹操看着像是有纵深,但是他实际上没有。

斐潜这里看着好像是运城盆地之后就是临汾平阳了,但是实际上斐潜还有纵深。

这个局面,异常的有趣。

斐潜此时正在平阳侯府内,凭栏眺望。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冬天。虽然他有特权能在家里和公事房用炭火取暖,但出门办事依旧是很寒冷的,而且在外不是随时都有取暖设备,常常会冻得浑身发抖。即便是斐潜挖煤,造出了蜂窝煤炉,生活条件是得到了一定改善了,而且又种植了棉花,也有毛线工场,但御寒衣物的价格依旧很高,冬天冻死人的事情依然还有。

那么,反过来看,曹军能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么?

斐潜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