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去现场(1 / 2)

荆藤芳华 东歌li 4133 字 2020-01-02

当别人都在热血沸腾的时候,刘华反而冷静了下来,林老给他展开的是一个他前所未有的思想境界。

林老把一切事物都透明化、公开化,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评。

而这一切都要从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前提出发,并且思想境界要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看清这一切。

刘华想到了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刘华有种预感,这次的暑假之行可能是他人生中收获最大的一笔财富,他以后的行事风格可能会从此发生改变。

虽然他的眼前依旧是迷雾重重,但他知道这是自己看问题的眼界和思想境界还太肤浅的原因。

其实这一次与林老见面,触动最大的是高奇。

就在刘华凝神思索的时候,高奇也陷入了某种过往与现时的交替。

他和林老的上一次见面是他十八岁参军的时候,那时林老刚刚被放出来,还没有回复工作。

林老以往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比大多数人的眼界要高很多,视野也比别人开阔很多,想法自然也比别人多得多。

但当时的高奇,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每次见到林叔,给他的印象都是睿智诙谐风趣,对林叔身上不同于别人的思维模式他是根本感觉不到的。

高奇知道林叔自从恢复工作调到国家部后,这几年他走了很多国家和地方,这期间的见闻和阅历使他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想意识更加的超前。

林老丰富的生活阅正符合了一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从一天多的接触来看,高奇发觉林老思想的活跃性不是他能想象得到的!

他有些担心,以林老不会拐弯的性格,他真得能应付下来面临的一切

林耕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洗脑”课。

因为上午十点钟还有一个招商引资的会议在等着他,所以他便和学员们告辞,带着崔秘书和高奇匆匆走了。

刘华留在教室和学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讨论中刘华了解到这些学员都是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是被林老派出的工业区干部以各种方式“忽悠”过来的。

刘华不由得从心里为林老再一次竖起了大拇指!

闫志安主动跑过来讨好刘华,两个人聊得很投机。

闫志安告诉刘华,他的哥哥是中润机械工程公司的工程师,正在一湾二湾那边炸山填海,下课后他会去工地看望哥哥。

刘华眼睛一亮,“我能跟着你一起到现场看看吗?”

“当然可以!刘教员,你是不是没有去过工地?”闫志安故作惊讶地问道。

“我昨天才到的工业区,而且林老特意交待过,不让我去一湾二湾,说现场太危险。”刘华老实回答道。

“刘教员,到了工业区,岂能不到前沿阵地看看?”

“我做梦都想去看看那些人是如何移山填海的!”

“刘教员,现在刚十点,要不我带着你去现场看看?放心吧,不耽误你下午的培训课。”

“好!”刘华高兴地点点头。炸山填海工程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而且有人带着,林老事后知道了,应该不会责怪他。

说走就走,刘华跟李干事打了声招呼,告诉他下午两点半开始上课,便和闫志安离开了。

路上,刘华问道“闫总,给我讲讲你是怎么想到来特区发展的,又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闫志安就把自己来特区前经历的事情讲给了刘华听。

原来,闫志安来特区之前,是他们当地机电设备厂的一名技术骨干,因为到郭家镇社办企业安装调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