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不谋而合的一群人(1 / 2)

渔阳悬镜司书房。

陆离倚在窗边,微风拂面,从‘低调门’那边回来他的脑海里就一直回荡着与王奇简短的交谈。

他有种感觉,对方似乎有意想加深自己对楚东楼的注意~

要说二人本就有旧怨,怀着这样的出发点说的通!

只是那言语间若有若无的刻意痕迹,令陆离难以挥去。

且对方在渔阳也算个人物,真就完全无法收敛情绪以至于当着他面失态?

那真是他低看这些老狐狸了。

而王奇提及楚东楼的那些话,回程的路上,陆离也询问了刘建,后者证实了王奇实质上没有夸大其词。

抛开私人感情,楚东楼确实是干了一件强人所难的事!

相比与疑惑一向显得正直行事有理有据的楚东楼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颇为蛮横,陆离更奇怪的是事情本身散乱的逻辑。

这段时间,他或听或从旧有的资料看来的楚东楼,除了针对楚谍这件事显露绝不退让。

其他事情上都颇有点官场造诣,分寸感掌握的极好。

这也是他为什么渔阳任职期间能和各方关系处的相当融洽。

可涉及低调门一事却显得如此不智!

他不可能不知道低调门王家的关系网,依旧固执干了,用外人听来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

这显然不能完全用其义薄云天,一心完成好友的遗愿来解释。

“相比于其他的,楚东楼的举动,似乎更执着于低调门的家族墓葬。”陆离抬着眉,“这又是为什么呢?”

更加奇怪的是,悬镜司内部这些人对此好似完全都没有质疑过,且竟然大部分人都对他形成一个统一的印象。

所谓人无完人,下面人也不是个个你对他好,他就记得。

要么是有的人不想在陆离面前说楚东楼坏话,要么就是这个人颇为精通‘立人设。’

“别人也就算了,陶熹也不像是那种安分的人,说起来,第一个抢他位子的人恰恰是楚东楼。”陆离不由想到了陶熹临摹楚东楼笔迹一事。

旋即三两步走向书桌将相关文册找了出来,对比的看了起来。

这些东西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临摹字迹对照,但也有少数夹着楚东楼的资料,以及一些记着寥寥数语的纸,陆离最近事情颇多,以至于没能顾得上这茬,眼下细看,他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或许压根不是什么临摹,而是陶熹自己一直偷偷调查楚东楼。”

“将相关信息写出来,也可能是他思考的一个习惯。”

这些虽然大部分看起来虽然像是临摹,但那些只摘录了些关键词的纸上,串起来看却不乏‘奉化’、‘永嘉’、‘渔阳’等名称。

这段时间也算是牢记楚东楼字资料的陆离,瞬间就想到了这些全都是楚东楼曾任职过的地方,分毫不差,陶熹明显有几分梳理生平的意思。

之所以分开记,可能是怕别人无意中看到揣测,故意为之。

一念至此,陆离单独抽出了一张纸,上面陶熹写了两个字‘边境,’像是一个总结。

的确,那些楚东楼任职过的地名好巧不巧都是毗邻齐楚边境郡县!

如果是这样,陶熹在得知雷、万地道之后,是否由此推断出了什么,急于去证实?

“不对,不对。”陆离摇了摇头,喃喃道“或许我应该从这些人身上牵扯的切身利益考虑。”

……

咚咚咚,敲门声,随后跟着响起刘建的声音,得到陆离允许,他捧着一摞册子走了进来。

“放那吧。”陆离指了指那边的书桌,边问“这些是全部的吗?”

他回来第一件事就吩咐刘建去找‘郡志’以及能找到的有关低调门、狂刀宗及尤其将二者关系牵扯其中的那位王家先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