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得不去的书店(1 / 2)

有故事的干货 辛陨御 2115 字 2020-11-26

今天是在南京的最后一天,那些不舍的话就不多说了,如果每一个城市都充满不舍,那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定居,然而我又分身乏术,岂能处处安家,又何况,我其实十分喜爱自己的故乡大连,也遑论多几个第二故乡。

经常听定居其他城市的朋友抱怨,北方太冷,南方潮湿,西部干旱,在一个地方住久了,总是生出诸多的不满。但是旅行不会,你和一个城市的邂逅不过几日,除了新奇,好奇和惊奇,几乎留不下别的印象,你还没有熟悉它,便要匆匆分开,还来不及厌烦,因而留下的全是美好的回忆。就像是人总是放不下初恋一样,最初的相识,第一次的印象总是最美好的。

离开南京的这一天,天气依旧不错,在南京停留的这几天,风和日丽,无风无雨,正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我和张先生收拾好行李,又在老门东转了转,再多看看这老街的景致。

也许你会说,怎么好几天的行程你们却只逛了一个老门东,那么多风景名胜难道不应该多去几处,好好看看么?还是那句话,来日方长。我们若是走马观花似的把所有的景点都看一遍,再想起南京这座城市的时候,无论说去哪里,都是一句——“去过了。”留不下太多的回忆,又觉得再去几次多余。不如每次只看一处,看精看透,说起来尽是故事。而那些未能去看上的风景,又成为了下一次的希冀,合情合理。

告别了老门东我们打车去往最后一个目的地,但是在这之前,我要插播一条小插曲。

大家都知道我和张先生是大连人,大连属于丘陵地区,尤其是市内四区,很少有平坦笔直的马路,大大小小的上下坡构成了大连市内的交通网络。介于这种情况,在大连,自行车是极不盛行的。但是到了南京,我们两个算是被震撼到了。每逢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的,除了人流,还有车流,自行车车流。各式各样的电动车,自行车,密密匝匝,绿灯一亮,便涌了出去。这个时候共享单车已经开始普及,各处人行步道上,小黄车的身影随处可见。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之间的非机动车道是真的有用处的,而且有大用处。

“南京的自行车真多啊!”这是我俩发出的第一句感慨。

“南京的自行车真霸道啊!”这是第二句感慨,比第一句来的更加真切。也许是我们孤陋寡闻了吧,总觉得南京这边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都带着些许的傲气。人群间穿梭游刃有余,和机动车抢道也是毫不含糊。无论是送外卖的小哥,接送孩子的家长,赶着上班的年轻女士,或者去菜市场买菜的大叔大妈,只要骑上了车,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们像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毫无畏惧,当然,如果你和他们发生了争执,那便是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说不清了。

在南京的几日,网约车是我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因着听了若干回司机师傅对自行车骑手们的抱怨,这才有感而发。

好了,吐槽也好,抱怨也罢,就说这么多,现在言归正传。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先锋书店。

我在大连的时候就喜欢逛书店,从前创造的最传神的记录就是,连续两周去书店,站着看完了一整套的《诛仙》,以及各种中外名著。我喜欢看书,但是上学时候家中条件不好,无法把喜欢的书都买回来。我看书又极快,时间久了,便觉得不买也罢,抽了时间就到书店看书。经常是一个暑假下来,别人只读了一本书,马马虎虎的凑出来一篇读书笔记的作业,我却在发愁,到底要写那一本书的读后感。

走遍全中国所有的书店,这是我曾有的小小的心愿,但是迄今为止还未能实现,所去的书店也不多,先锋书店便是这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做攻略的时候就得知,这座书店很值得一去,通常当你看到这样的标题《最值得打卡的书店》《全中国最美的十大书店》等等,在这些攻略中都能找到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