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还是落了个俗套(1 / 2)

有故事的干货 辛陨御 2609 字 2020-11-16

我本来以为,在南长街上,在这江南水乡,我没有喝茶反而被一杯星爸爸勾了魂,已经算是极大的罪过了。我原本想的十分美好,这一趟出门定要体会当地的地道美食,定要像个当地人一样体验一番,然而在喝茶这件事情上,就率先打了脸。我本以为打脸就到此结束了,俗套的剧情就到此为止了,却没有想到,更加俗套的剧情还没有上演呢。

南长街,算得上是无锡市中心很有名的景点,也兼具了商业街的性质,所以有很多本地人也来这边游玩逛街。我若是一早意识到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能够聪明一点,至少跟在几个本地小姐姐的身后,逛逛那些有价值的小店。

然而,事与愿违,我既没能一早察觉出本地人的行程路线,也没能躲开旅游大忌——购买纪念品。

其实在出门之前我是有一个心愿清单的,我有喜欢收集明信片的爱好,但是因为从未出过远门,都是亲人朋友出门游玩之后给我带回来的,这一次终于亲自出了趟院门,明信片是一定要买的。再然后就是一定要理智消费,但凡景区内售卖的纪念品一件也不要买,劳民伤财。

谁知道,计划总没有变化快,一站在南长街的石板路上,我就把在家里对自己的三令五申全都忘在了脑后。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打开购物欲望,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游山玩水上,而最终摧毁了我的理智的,是一群同样出门旅游的老阿姨。

旅行真的很怕碰上热情的陌生游客,他们自己本身就对当地文化一知半解,偏偏又热心的不行,总想把自己的战利品分享给你。而我就遇上了这样“热情”的三个老阿姨。她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站在奶茶店的门前和我排同一个牌子的奶茶,攀谈就是从这里开始了。

“小姑娘,你也是来旅游的啊?就你自己啊?那可得注意安全啊。”

“哎哟,你也是东北的啊,我们也是,我们是吉林的。哦哦,你是辽宁的啊,那也不远,都在东北,东北老乡。”

“哎?你什么都没买啊?我建议你去看看茶叶,这边茶叶又便宜又好,我老伴儿喜欢喝茶,我们都买了。这东西放在家里也不容易坏。”

“什么都不买,那岂不是白来了,你还行啊,你年轻啊,阿姨们出来一趟,就少一趟了。”

“茶叶记得一定要买啊,真的不错。”

就这样,我莫名其妙的成了三个吉林阿姨的东北老乡,又被安利了一大堆的旅游纪念品。阿姨们的清单实在是包罗万象,从茶叶到点心,从玉镯子到竹扇子,买给老伴儿的,孩子的,孙子的,闺蜜的,林林总总。

我秉承着最后的一丝理智,没有真的去买几百上千一斤的茶叶,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有一个魔咒就在我的脑海中一直盘旋。“什么都不买,那岂不是白来了?”就是这句话,最终摧毁了我的意志,让我加入了“买买买”的行列。

小泥人,据说这门手艺只在无锡才有,来一对儿,摆在家里也挺生动的。手账本,那个时候手账刚刚开始盛行,一个手工制作的手账本价值不菲,先买了再说,谁让我是个文具控呢。笔墨纸砚,江南这边的出品比东北优质,一并收入囊中。明信片,冰箱贴,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又消费了一箩筐。等到晚间见到我朋友的时候,我身上的背包已经塞得满满的了。朋友惊讶的看着我,“你这是要把南长街搬回去的节奏啊?”

我心想,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没看见那些老阿姨,她们打算把无锡都搬回去。

然而事后的情形清晰的印证了,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跟风的好,有些计划还是最初的好。

截止到目前,除了那套明信片被我好好的收在箱子里时不时的翻出来看看,那些所谓的无锡特产都已经束之高阁了。而那一对儿我原本喜欢的不得了的小泥人,在新家完成装潢之后,无论如何也融入不了现代风格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