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招子爪子(1 / 1)

说书人继续说道

“初皇帝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想到了一点,万一他死后自己的子孙不肖,人间的江山不稳,给人掘坟了怎么办?”

“于是一方面加强墓室的机关设计,另外一方面就让最厉害的将军辅佐太子,去北方边境练兵打仗。这样自己百年后,即便有人造反,继位后的太子也有足够能力将其剿灭。”

“不过那话怎么说来着?人算不如天算。”

“初皇帝自以为算无遗策,却偏偏算漏了一点。”

“太子常年在外,天长日久,朝中自然有一派政治投机的人和他小儿子走得越来越近。其中就包括他最信任的宰相和随身太监。到后来,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如果初皇帝是寿终正寝,有机会安排好后事的话,倒也不会出什么乱子。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在东巡途中暴毙了!”

“话说这宰相和太监,本来就担心太子即位后,自己被逐渐疏远而权势旁落。现在初皇帝暴毙,他们找到了机会。”

“首先就是隐瞒初皇帝的死讯,秘不发丧。然后宣太子和将军回京,将他们杀死以绝后患。这样就拥戴小儿子登基了。”

“话说天下百姓,尤其是被灭国的那些人,原本就心中不满,但摄于初皇帝的威名,都不敢轻举妄动。心中不但初皇帝死了,就连得人心又有本事的太子也死了。没有任何顾忌之下,纷纷起兵造反。”

“而昔日横扫天下的虎狼之师,大批军官为初皇帝殉葬,本就极大的削弱了战力。加上小儿子得位不正,很多人不愿为他卖命。”

“直到最后灭亡,原属太子在北方边境的四十万军队都不曾回援。强大而不可一世的青朝,就迅速地土崩瓦解了。”

……

这段情节讲的与正史记载有许多不同之处,不过观众却是听得如痴如醉。听野史嘛,要的就是这个不同。而且是有逻辑,最好有一些依据的野史才好听。如果是那种漏洞百出,或者完全站不住脚的,也就没人听了。

这个说书人非常好的掌握了这个度。无论是真是假,哪怕是在胡说八道,但至少他的所有分析和讲述,从表面上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听众们纷纷鼓起掌来。

说书人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对听众的表现很满意。然后话锋一转

“大伙以为这个故事讲完了吗?”

“嗯,从那段历史上来看,是讲完了。不过,这就又衍生出了另外一个话题。”

“初皇帝的陵墓到底在哪?当时参与修建的人全部被赐死了,墓中到底有些什么宝贝?”

“大伙都知道,西楚力王火烧阿房宫,连绵三月不绝。这是一件让人很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好不好?”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西楚力王既然已经攻破了都城,很可能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以后这地方也是归自己享受,为什么要烧掉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目的是挖坟。因为有传言说初皇帝的真墓就在阿房宫下面。甚至,建阿房宫就是为了掩盖真墓所在。”

“说到这挖坟啊,好像楚人特别喜欢干这活。从伍子月,到白走己,再到这西楚力王,狠起来连自己祖坟都挖,何况是仇人的坟?”

“不过,西楚力王想挖初皇帝的墓,倒不是为了泄愤。他是为了什么呢?财宝。”

“又有看官要问了,你刚才不是说天下都是他的了吗?那他有必要去贪财宝吗?”

“请注意,我说的是,很可能天下是他的。为什么多了个很可能三个字呢?因为当时他还没统一天下。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刘氓。”

“也就是说,若要真正统一天下,那就还是要打仗。”

“打仗需要什么?士兵、粮草、钱。三者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