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且歌且舞(1 / 4)

支教札记 巾睛 4680 字 2021-03-10

班主任何况老师,曾师从当代中国教育学家李希贵,中国着名大学某某中文系讲师,国家211大学教授级培养人才。刚才,她无意中提到的“你创建的这套办法”提法,可不是随便就脱口而出,也不是礼貌性的客套话,而且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认识。

因为,在涉及到学术问题上,何老师可从不开玩笑,严肃严谨得吓人的。作为一个全系三百多个同学都十分尊重的系讲师,能认真的这样提法,是少有的。燕子自然兴奋得满脸通红,神采飞舞,同学们都对她投去了赞扬的微笑。

第36章当机立断

苏丹虽然也对闺蜜表示了欢庆与祝贺,可心里却有些酸甜苦辣。

她觉得,这得归纳于自己也有一点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许是性格始然?脑子里总是想一些高大上和精钻深,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却总是记忆好,忘性大。苏丹心里很清楚,莫看班主任貌似是在聊天中随意地比喻形容和联想,其实,这是在借此批评诸如自己之类,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所谓大学生。

两闺窝的友情同学谊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在治学习惯上,纯粹分属于两个圈子。苏丹这个圈子,可以上至中国远古年代,比如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存在过?下到民国郁达夫的偷窥小说,高至古希腊赫赫有名的盲人诗人荷马,是不是个虚构人物?低到当代美国黑人作家金凯儿的虚线写作技巧,争论得舌灿莲花,妙玉连珠,却回答不了最为基础的拚音知识。

燕子这个圈子,同样是苏丹那圈子的话题,大多味如鸡肋,枯燥乏味。

可面对最基础的音标,四声读法和迅速检查字典,却轻车熟路,眉飞色舞……当然,闺蜜俩心里都明白,班主任并不是借此扬彼抑此,而是在善意提示:治学,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业,任何投机取巧和捷径都有害无益,到不了治学的最高境界,也达不到最高标准。

“如果说,燕子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支教工作,大刘小刘也在努力迎头赶上,那么,苏丹可以说,以踏踏实实的步伐,走在了我们前面。”

班主任真是个平衡大师,一句话就说笑了面色有些郁闷的苏丹。

“今天的三件大事儿,有了燕子的厚实,有了大刘小刘的勤奋,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我们的苏丹同学了。我们大家祝贺她。”何老师鼓掌,大家跟着掌声四起,洒落在四月天的乡间村道上,变成流金翠银的落霞,飞进了迟来的暮霭之中……

燕子忽然站下了。

“咦!怎么差一个啊?”大家都笑起来“大马虎,才知道哇?”“那不行,我们出来五个,回去也是五个,差一个怎么行?”燕子夸张的叫起来“何老师,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你不能不管啊!”班主任笑嘻嘻道“人家大刘说啦……”

燕子听得怒火熊熊,一叉腰,浑身沐满金光,犹如一尊镀金的观音。

“看上人家小姑娘啦?啊哈,张花才多大,13岁啊!”吓得苏丹忙劝到“燕子,你积得嘴德行不?骂什么也不该拉上人家小姑娘哇,你疯啦。”燕子杏眼圆睁,怒发冲冠“那你说,傻大个要单独和崔大娘母女俩先走,是什么意思?”

苏丹的确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她也在思忖,大刘这么做的确是不合常理儿啊!师生五个出来,他居然不是提前走,就是事后自由活动,单独回校。这世上,凡事儿总得有个由头吧?比如,刚才晚饭时,在陶校长穷主任和班主任鄙视的说笑中,苏丹终于明白了,芳芳爸这个顽固的老油条,为什么突然就转变了对待老师家访的态度?

原来,是芳芳爸家那台坏电脑起了决定性作用。

话说,芳芳爸的确也有些小聪明,他基本上算是半山寨村,掏钱买电脑和用上电脑的前十名。电脑买回,那时的芳芳爸正好开着家庭旅馆,虽然无信号无法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