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样高大(1 / 3)

支教札记 巾睛 4306 字 2021-03-10

小子的眼珠子也骨碌碌的乱转,吞吞吐吐“没,早上,走得忙哩。”瞅着小子心神不定的模样,苏丹摇摇头“你刚才一直很老实讲真话,怎么又说假话了呢?告诉老师,这么底是怎么了?”“没,是早上,走得忙哩。”小子仍吞吞吐吐的“真是哩,苏老师,俺没骗你,俺说假话,俺爹最恨说假话的人哩。”

“好,那我们就晚上你家,问问你爹,是不是他穷得买不起裤带?”

铃……小子急了,又不敢跑,只好抓着裤头求救般望着苏丹。苏丹也不说话,抓起他脚踝断了的二条草绳,迅速的结好还给了他“自己穿好进教室,去吧。”“谢谢苏老师!”左右为难的小子大喜过望,敬礼也顾不上了,说声“谢谢老师。”拔腿便跑,边跑边系裤子,飞快地跑过操场蹦上教学楼台阶,接着身影一闪消失在了走廊。

苏丹全校慢慢巡视了一大番,来到了食堂。

正听到厨房里的崔大娘,正在唠唠叨叨的埋怨着女儿“……叫你剥菜,你把好菜扔掉,留下烂叶帮子。让你淘米,你把瓦罐的米冲掉,留下半罐白水……俺真是不明白哩,那书有什么念头?那字有什么记头?你一个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哩,”

“俺不嫁人!就念书识字哩。”

没想到,貌似温和没脾气的张花,居然还敢吼她的亲娘“你要想俺成为你一样,俺不愿意哩。”“你不愿意,由得你不愿意哩?”崔大娘好像是火啦“半山寨村就从来没有过,”“半山寨!半山寨!”蓦然,张花的吼声,盖过了亲娘的唠叨声“俺恨死了这个鬼地方哩,俺早晚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哩。”

苏丹急切地一步跨进了厨房。

母女俩立即停止了斗嘴。“苏老师好!”“苏老师,来得好,请您给评评理儿哩。”苏丹微笑着“大娘你得担当点,张花念书学字是好事儿啊。就是将来嫁到夫家,也比那些不识字的强上百倍。对方会对你伸起手指头,夸你贤淑教子有方啊,让你高兴都高兴不过来呢。”

苏丹完全是既兴发挥,没想到,反倒说到崔大娘心里去了。

顿时,校工大娘笑眯眯的点头“要说哩,也是这个理儿。就是俺们半山寨,自古女孩儿,”“自古的事儿多了,”苏丹不客气的打断了她“比如你崔大娘,从没开过旅社,被别人嘲讽什么也不懂,只懂生娃,一气之下你跑到县城,硬生生的学会了开旅社,然后又回村里继续开。上次那几个东北大学生,不正是冲着你那个御皇旅社来的?崔大娘呵,你名声在外呢。你说,这该是自古有过的事吗?”

校工大娘虽然被呛得说不出话来,却也高兴得连连点头。

半山寨村民最在乎自己的名声,一向特别看重村民和外人的评价。苏丹这两记重拳,重重地击在了她心里。说什么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和封闭造成的习俗?其实是,山区村民就好认个死理儿。因此,若通,也就是通了,立马就翻了个个儿。

现在,崔大娘眨巴着眼睛,直直的看了苏丹一会儿。

忽然点头道“我明白哩,一嘴一句话好说的意思(下同)。一嘴,一嘴。好,读哩念哩,我不反对了哩。”转向女儿“你对读书念字那么上心,做事也要上心,对哩?”张花见顽固不化的母亲,居然被苏丹说服,并当面这样表示,高兴得直点头“上心,上心,一样的上心,娘您就放心哩。”

崔大娘毕竟是崔大娘,警惕的看看苏丹,再瞅瞅女儿。

“俺没说让你光读书念字哩,还没那好事儿。再说,家里哪有钱供你上学?你下面还有二个弟弟哩。”苏丹给张花使使眼色,代答到“行,暂时就这样吧。”张花也点头。崔大娘高兴了“行,你说让艳艳和盼弟她们来食堂玩儿,就让她们来哩。嗨,不忙,”嘎然而止,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苏丹。

苏丹则满意的笑笑。

“学校有规定,这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