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2)

之前柳素语就听世梦听说过,张家有三个孩子,一女两男,因为女儿是老大,所以早已经嫁出去,据说是个条件不错的人家,但是隔得太远,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回来了。

大儿子张立跟世华年纪差不多,以前张家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所以只能把大儿子送去城里当了学徒,过了这许多年,终于熬出来了。

这么多年,也是当了一个小厨子,都是帮着大厨子整点配菜,学了些刀工,正经的菜色是没有学多少,就是点皮毛。虽然没学会大厨正经的手艺,但是也去了酒楼里头做小厨。

这样的活计,一个月能得一两银子,也就是这样,张家这些年才慢慢的好了起来,有了这些银子,多买了地,日子这才过起来。

但是就算是这样,张家压力不小,毕竟两个儿子都还没娶媳妇,后面两个儿子都要娶媳妇的时候,光是聘礼就要一大笔开支,所以张家过的也是很拮据。

柳素语就猜想,张大叔刚才说的人肯定就是张立这个儿子了,按理说,在酒楼里,应该很忙才对,要回来就没那么容易,所以也不常回来,这次回来大概是想着家里头要收麦子,怕家里忙不过来,这才回来的。

要是同张大叔说的,张家小子他们在酒楼里能趁着便利吃上些稀罕的,柳素语是相信的。可是一个小厨从酒楼里带些稀罕的酒菜回来,那可是不容易的。酒楼估计也不允许的。

而且据说这个张家小子回来的次数那么少,就算每次带东西回来吃,对张家来说也算是过节了。

当然乔家也知道这是张家大叔礼尚往来,不好意思白学了这几个编帽子的手艺,就算是平日里张家偶尔也会送过来一些菜给乔家兄妹,更何况现在,觉得不能占了他们几个孩子的便宜,也就接下了这份好意。

这也是乔家和柳素语和张家来往的的原因,虽然张家婶子嘴有些快,但是张家至少对他们是真的抱有极大的善意的。

对于张大叔这样一个一向是做活的一把好手,有了柳素她们教教,再从旁指点,张大叔很快就做好了一顶。

做完一顶帽子,张大叔还是很欢喜拿着做好的帽子左看右看,“这玩意儿真不错,我回去再做几顶,给我家里的都戴上。”、

张大叔,这个人还真是急性子,和张家婶子真不愧是夫妻两个,两人来乔家都是风风火火的来,然后又风风火火的走了。

第二天乔家一家人回到家的时候,张家小儿子张义送了一个烤鸡过来。这可是个硬菜,一般人家过年都不一定吃的上,这么大一只鸡在酒楼里头卖的肯定不便宜吧。

看着这个大菜,柳素语以为只是送小炒菜啥的,能见见荤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张家一下子就来这么大。

张家小儿子,比较腼腆,放下烤鸡只说了句我娘让我送过来的,然后就一溜烟的跑得不见人影了。

柳素语看着这个跑的比兔子还快的人影,看着桌上的一整只烤鸡左右为难,然后去房间叫了乔世轩出来,“世轩,张家也是太客气了,就教张叔编了个草帽,送来个大烤鸡。”

乔世轩看了一眼桌上的烤鸡,“这是原味轩的招牌菜之一,原味轩是有名的酒楼,这道菜得一两银子,是太过贵重了,如果不是酒楼的师傅和老板看中小立,那就是他花钱买的,我们不能收。”

柳素语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日子,谁家都不是很好过,又有些发愁,“可是怎么送回去?”

柳素语不是太了解张家的为人,相处也不过才两个来月,乔世轩和张家相处的时间长,比较了解张家人的性子,“你切一块下来,然后其他的就送回去吧,就说我们家人小,尝尝就行了,这是小能带回来给他们在这段时间补补的,总不能辜负了小立的心意。”

柳素语觉得这个办法好,想了想把世华找过来,然后把切了一快鸡腿下来,其他的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