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明宝钞(1 / 2)

明朝航海王 任弘毅 2329 字 2020-11-07

“贬值?”

弘治皇帝愣了愣,有关京城地区银子贬值的事情,他还真不清楚,毕竟他又不亲自花钱。

于是,他转头看向了萧敬。

萧敬表现得一脸苦色,因为这个问题,他也不清楚啊!

萧敬基本上也不可能亲自花钱,下面的人,也没有向他汇报过有关银子没有以前值钱的事情,所以,他对银子贬值一事,一无所知。

萧敬因为失职,表现地诚惶诚恐,都落入了众人了眼中,众人都明白,萧敬这个情报头子,恐怕也不知道银子贬值的事情。

“于乔,你有什么话,直说吧!”

弘治皇帝见谢迁欲言又止的模样,当即喊到了谢迁的名字。

被弘治皇帝点名,谢迁也是一脸苦色,他倒不是像萧敬那样不知道情况,只是,他的和事佬性格,不喜欢得罪人。

英国公张懋显然是十分反对“一条鞭法”的,所以谢迁心里很清楚,如果他站出来说银子确实在贬值,必然是要得罪张懋的。

不过,皇帝点名,他也不得不说呀!

“陛下,京城的银子,可能……确实贬值了,因为最近臣使用银子买东西,很多东西都涨价了,据那些商人说,市面上的银子变多,银子没有以前值钱了。”

谢迁硬着头皮回答。

“真的贬值了啊!”

弘治皇帝有些不敢相信。

李兆同赶忙站出来解释道

“陛下,自大明皇家交易所成立以来,很多地主老财把地底下的钱挖出来投资股市了,然后,那些商行,为了使自家的股价不下跌,他们就需要扩建商行的规模,扩建商行的规模,就需要花钱,钱花出去了,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变多,银子自然就会贬值。”

“为什么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变多,银子就会贬值?”

对于经济学,弘治皇帝自然是不懂的,其实在场的大佬,最多也就是懂点皮毛。

所以,所有人都看向了李兆同。

李兆同解释道

“陛下,这个道理很好解释。大概内容就是市面上的流通的银子变多了,这就意味着花钱的人变多了,花钱的人变多了,但是货物却没有突然变多,因而,货物就涨价了,银子自然就贬值了。

这个道理,其实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发行,很不遵循市场规律,各种滥发,使得宝钞泛滥成灾,严重贬值,最终,酿成了如今的局面,人人都不愿意接收宝钞,甚至嫌恶之。”

“贤侄,依你这么说,只要朕下令控制宝钞的数量,使得宝钞的数量与货物量齐平,宝钞就能起死回生?”

大明宝钞,是朱元璋拍拍脑袋搞出来的“神物”,但是这个“神物”,最终却沦为了人人嫌恶的“废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弘治皇帝作为朱元璋的子孙,如果他有本事让大明宝钞起死回生,那么他百年之后,仅这个一个功绩,就能够坦然面对太祖高皇帝了。

所以,弘治皇帝是很希望大明宝钞起死回生的。

“不可能了。”

李兆同很快掐灭了弘治皇帝的幻想,他当即解释道

“陛下,大明宝钞已经失信于民,百姓已经不认可大明宝钞了,这大明宝钞,在百姓眼中,就是废纸一张,就算您再努力,百姓应该也不愿意接受了。

另外,您如果收回一部分大明宝钞,那怎么收回?朝廷出钱、或者您的内帑出现,向百姓兑换?这都不现实。

至于让百姓把多余的大明宝钞交上来销毁,那更不现实,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公平问题,谁该交,谁不该交,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陛下,很遗憾,大明宝钞已经没救了,除非……”

“除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