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陪伴(1 / 2)

三年,开始,成长,结束。

这是对高中三年直白的总结吧。奇怪,一直以为三年很长,至少要经过一千多天。可日赶朝阳,夜赶月。三年就变成了门外和门里的距离。

三年级的开学没有任何的“废话”。不过只是换了个地方学习罢了。

高三的时间都是争分夺秒,没有一刻松懈,也不敢松懈。除了两点一线就没有任何活动和交流。

看着黑板上的日子一天天减少,桌上的卷子越堆越多,就知道离高考近了。

“高三了!”这个是听过频?率最多的话。包括周围人对你的满怀期待,对时间剩余的提醒还有自己成年的倒计时。

当班干部把时间修改成5天,老班宣布了同学们回家自主学习和调整心态。临走前,他在门框最高的位置,用绳子挂上了粽子和步步高,同学们走出门的时候,高的拍一拍,挨个的跳起来摸一摸。据说,这叫“高中”。

高考,除了文化知识,还考心理素质。

在家的那几天,妈妈总是做一桌营养餐,还买了好多核桃,这个年代的人都相信吃哪补哪,核桃就是用来补脑的。

爸妈的意思也很明确,尽力就好。

或许他们是对比了姐妹两之前几次模拟的成绩,整体的幅度不大,大致都在平均线上下。

佳涵总喜欢一边做卷子,一边算着自己的分数。“这样写应该可以得几分吧。”这是她常说的。

在家的那几天,她每次背几个小时书,就休息好一阵。总她的话说是劳逸结合。

小乔呢,一直在背,一直在写。看她这么认真着,就是对答案的时候依旧还是错。

姐妹两以自己的方法学习着,希望都一样能如愿以偿。

高考前一天,两人吃完饭早早就休息了。妈妈帮忙检查了所有考试的工具,反复叮咛嘱咐。

考试当天,爸爸请了假陪两人去考试,这叫陪考,几乎所有考生都是父母陪同的。家长给孩子们打气,在门口陪他们一起面临人生重要的时刻。门口免费发水和扇子的服务站,警车,救护车,已是人山人海。

紧张,焦虑,放松,欣喜。家长们的心情也随着考试铃声不断变化。

孩子们出来后,身边的父母说着辛苦了,考的怎么样,帮忙拿东西,是这几天常见的画面。

在最后一门也结束后,大家就开始了漫长的假期,需要的只有静静地等待成绩的公布。

同学们也都各自有了假期的安排,有的出国散心,有的通宵游戏。

姐妹两的假期很普通,他们带着狗狗去外婆家住。外婆家住的比较远,小时候假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自从学业繁忙以后就去的很少了。

想着这次放假可以在那里彻底的放肆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看电视也没有人阻止了。古人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今是无唠叨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

一去外婆就在厨房忙活,桌上是刚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镇西瓜,厨房里一堆没收拾,大包小包都是姐妹两最爱吃的菜,锅子里是鸡汤,是专门给两个人考完试补元气的。

外公从房间里出来,示意里面的空调温度刚刚好,连电视频道都换成了还珠格格,至于晚上的床铺也帮忙打理好了。

额,这个待遇确定不是格格吗?

佳涵进门先帮狗狗清洗下脚,然后让它自己去房间里凉快下,狗狗刚开始蹦蹦跳跳,后来就安静地进去了。

外婆问了些有关近期考试的情况,她的主张是就算没上大学也没有关系,找工作也挺好,不强求。

这里是老房子,到了晚上难免会有蟑螂,每次佳涵的尖叫都会让人很不舒服,不过外婆并不介意,她总是会慢慢起身,然后手持一只拖鞋,看见蟑螂就直接打死,有的时候房间里有的,拖鞋一甩就能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