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边关(1 / 2)

金兰结 项玉环 2300 字 2020-08-24

明天替换

“宣仪伯,即然你说南方水灾严重,还有叛乱发生,那朕便封你为钦差往江南一行,彻查水灾及叛乱之事,若有地方官员隐瞒灾情,致使民生凋敝,朕准你先斩后奏,可就地罢免这些国之蠹虫!”

宣仪伯大喜过望,连忙叩首谢恩,

“臣谢陛下隆恩,此行定不负陛下所托,誓将这些尸位素餐之辈一网打尽!”

“陛下,不可!”

见宣仪忽得康平帝信任,将出任钦差一职,详查南方水灾之事,太子一系的官员都急了,连忙反对。在这片反对之中,张丞相的出现就让人意外了。

康平帝不由目视张丞相,不解为何一向中立的张丞相,为何这次帮太子一系说话。

“陛下,南方水灾情况未明,如今紧要之事,是尽快查清水灾规模,各地受灾情况,然后尽力救灾以济民生。微臣担心宣仪伯会将重心放在各地官员身上,对百姓民生可能力有不及。”

南方富庶,承恩侯借着太子正统的名义,拉拢了许多知府、巡抚,这在朝中早已不是秘密。如今南方水灾,身为赵王亲信的宣仪伯做了钦差,张丞相就怕他借题发挥,将南方官场一扫而空,安插上赵王的人。

官员变动本与百姓无关,可在这救灾的紧要关头,若当官的无心救灾,最后苦的可是无辜的百姓。

因此,张丞相不反对派钦差,却反对派宣仪伯做钦差。

“张丞相请放心,本钦差定会以民生为重,清扫官场腐败为辅的。”

宣仪伯信誓旦旦,康平帝满意的点点头。

事情处理完毕,众人退出御书房。

御书房外,太子抱着叠奏章,正等候康平帝召见。

“舅舅,我听说父皇刚刚生了好大的气,可是朝中出了什么大事?”太子秦嵘抬头看了眼御书房,拉着承恩候到一边悄悄问道。

太子刚入朝观政,每日早上的大朝会是必要到的,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御书房陪着皇帝接见朝臣,便是抱着一堆批改好的奏折学习观摩,晚上还要向皇帝汇报一下学习进展。每天与皇帝朝夕相对,太子的压力也很大。

“南方水灾的事被捅出来了,陛下震怒,殿下您要小心一些,晚点抽空,臣与殿下再详谈。”

南方水灾之事,是承恩侯瞒着太子做的,宁御史同朝为官,他所知都不多。如今事发,想到太子要直面皇上怒火,承恩候不得不让太子做个准备。

当晚,太子因功课不佳,被皇上罢了观政资格,回上书房继续读书的消息便传遍了后宫。

——————

张丞相回府之后,便愁眉不展,长吁短叹。

张思雪跟着大哥张宏俊、二哥张宏杰,一起来到了张丞相的书房之中。

自张思雪刻意展现自己才能,张丞相准备培养她之后,她便时常同自己的两个哥哥一起出入张丞相的书房,参与张家的各种决策了。

“父亲,您今日回来便忧心至此,可是朝中出了什么变故?”

张思雪的大哥张宏俊,是个沉静儒雅的端方君子,见张丞相面有忧色,便施了一礼,率先问道。

张丞相叹了口气,将下午御书房中江南水灾的事讲了一遍。

“今年是吏部考评之年,地方官员若为政绩,瞒报灾情也是有可能的。皇上今日封宣仪伯为钦差,查南方水灾之事,我担心他为排除异己,会不排手段苛查官员,最终扰得地方不得安宁,最终苦得还是百姓。”

张丞相苦笑着,摇摇头。

“父亲,既如此,皇上今日为何还封宣仪伯为钦差?太子与赵王不合,南方诸地官员一向拥护太子。宣仪伯身为赵王的人,前段时间还被太子一系弹劾的丢官去职。这次他身为钦差,巡查南方水灾,肯定会借机报复,相信皇上慧眼,应该能看出来。可为何还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