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母仪天下(1 / 2)

后宫一趟年奉赏送完,内务府的人恭恭敬敬的来到了翊坤宫这边,给皇贵妃回覆。

为了给皇贵妃献殷勤,内务府的人跪在下面,隐晦地就把几位老“主子”的表现给描绘了一通。

譬如先惠妃——听说是皇贵妃的意思送东西前来,这位还端着先朝皇长子生母的架子呢。

宁樱听了也只是一笑,摆摆手,让内务府的人下去了。

这些前朝年老妃嫔们如今的境况,也不过是摆摆架子,拉拉脸色,想到儿子当年与万岁的夺嫡之争,发泄发泄心中的愤懑与不甘。

还能怎么样呢?

难不成她身为新帝的皇贵妃,还真的去跟这些先帝的妃嫔们较真起来?

再说了,她让人去奉赏照顾她们这些老太妃,为的也只不过是帮着胤禛平复后顾之忧罢了——毕竟他之前对待手足的方式,已经让外面颇有争议了。

若是再传出什么苛待手足母妃的名声,这脏水可就越泼越多了。

更何况,再怎么说——如今后宫里的这些老妇,都是白发老人了。

老无所依,也着实可怜。

做人存善念,厚福必相依。

……

一转眼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在民间是所谓“扫房日”,在宫中却是安灯的日子

一大早,太监们便扶起梯子,在乾清宫丹陛上左右各安设一座“万寿灯”,丹陛下左右各放一座“天灯”。

四座木杆上又各悬金字万寿宝联八幅。

这些宝联要一直挂在这儿,直到除夕那一天,万岁至保和殿筵宴前,内务府再派员役将宝联取下,换上五色八角圆灯,并于两廊及甬道石栏上安灯。

宫里还有一个规矩:从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起,万岁只要在宫中行走,每过一门必放爆竹一声。

这是除邪驱鬼的意思,取的是很好的吉利彩头。

于是这一下倒好了——宁樱身在的翊坤宫本来就是历代宠妃所居之处,距离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和养心殿的距离都非常近。

常常是他那儿炮竹声音一响,翊坤宫这儿已经听见了动静了,都不用万岁驾到的通传声,奴才们早就提前在翊坤宫前院里跪下候着了。

毕竟是新年,在紫禁城里和在圆明园里,还是有许多不同的——比如按照老祖宗的规矩,皇上腊月二十九日就得亲自到太庙主持祫祭,在这之前,为了表示尊重,还要提前三日斋戒,不能留宿于妃嫔宫中。

“朕过来陪陪你,再往后两日便不合适了。”

胤禛一进来,一边上台阶,一边伸手就握住了宁樱的手在自己手掌之中,含笑看着她道。

这么多年了——无论什么时候,他只要看见她,无论再多政事的疲惫都会消散了一半。

所以宗室里有些没资格来见皇贵妃的命妇们,凭借着自己的想象,都夸赞这位皇贵妃绝色倾城,是千年难遇的美人儿,才让帝王多年盛宠无双。

到了后来,简直越传越玄乎了,仿佛皇贵妃根本就不是凡人,而是天上的仙女似的,用了什么仙法把皇上的心魂都给锁住了。

胤禛想到这些,忍不住就微微摇头笑了笑。

其实大道至简:帝王也是人。

樱儿给了他真正的归属感,即使新鲜感褪去,而和樱儿在一起体会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安宁和温暖,还有理解和懂得。

他觉得不再孤独。

……

宁樱跟着他往台阶上迈。

他的手掌还是一如既往的有力又稳定。

膳房这时候是最忙的时候——晚膳一道一道的被端出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往桌上布置着。

灯火通明,衣香鬓影。

之前弘历、弘昼年纪小的时候,下了尚书房还会常常过来跟着阿玛额娘一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