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三章 沙子(2 / 3)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3628 字 3个月前

节、线国安、孙大堂三人,在跟随孔有德渡海投虏之前,职务高的不过是参将,比如全节,职务低的更是不过一个募兵千总,比如孙大堂。

至于线国安,当时只是登莱镇下面的一个游击。

孔有德渡海投虏之后,先是当了“天佑兵”的都元帅,将他们一个个拉拔起来,短短几年之内纷纷升到了副将。

等到孔有德秉承黄台吉的意思,自请编入八旗之后,他们这些人又纷纷有了八旗汉军下面的梅勒章京名头。

对此,杨振完全可以不认,就以当年他们这些人驻防登州时的身份委任官职。

但是,杨振想到阿济格率军在外,这些新投诚过来的人马不仅多,而且杂,若不能安其心,自己恐怕还要分派大量主力守着他们。

所以,干脆也不必再搞什么筛选了,特事特办,直接按照他们现在在清虏那边的身份为他们授予了相应的官职。

三月十八日中午,全节、线国安、孙大堂三人,在得到杨振亲自接见的时候,拿到了杨振亲自签发颁给的免罪书和盖着吏兵二部和征东将军大印的副将任命状。

免罪书,是杨振在试图劝降和分化孔有德回下各部将领的书信里郑重承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杨振在信中承诺,等他们率部投诚之后,会免除他们及其部下来归人马以往的一切罪过,保证既往不咎,不会将他们交给朝廷方面处置。

这一条承诺,孔有德当然不信,他不是不信杨振,而是不信大明朝廷,不信掌控朝堂的那些文官,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

但是,对孔有德的许多部下来说,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从犯而已。

若是翻旧账,追究过往罪行,自己当年参与兵变也好,渡海投虏也好,一切都可以说是听命行事,都可以推给上官。

而他们当时的上官,时至今日,除了孔有德之外,其他的差不多都死了,也算是死无对证了,随他们怎么说都行。

而且,他们也看出来了,就杨振现在这个威震一方、威福自用的样子,可不像是一个愚忠的忠臣孝子的模样。

说白了,杨振跟他们是一类人,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如此。

尤其是,现在杨振的麾下,不仅有“续顺公”沈志祥一系出身的一批将领,而且出身另一支与他们身份类似的友军“天助兵”的将领,在杨振这里混得也不错。

甚至现在杨振的麾下,就有他们昔日的同僚,也就是那个被孔有德痛骂过的刘仲锦。

这才多长时间,刘仲锦在杨振这边也一路升到副将的位置,等将来打到了盛京,捞一个总兵当当,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杨振这边,只要实心效力,一样“荣华富贵”,一样大有前程。

所以,孔有德内心害怕的,他们并不那么害怕,毕竟在清虏那边封王的是孔有德,又不是他们。

而杨振接见他们之后,对他们的委任与安排,也说明了这一点。

全节等三人,在被正式委任为副将之后,各人本部人马不论人多人少自为一营。

全节所部人马携带他们所掌管的所谓“天眷神威大将军”重炮,被编为征东军右翼军炮兵团营新附重炮营。

原来的炮兵团营新附营守备李喜全,则在率领麾下敢死队完成爆破任务后,顺利获得了杨振的信任,带着源自牛庄城的新附营人马四百余人就地转正,并直接补充给了在这一战中损失不小的火枪团营,进入了征东军右翼军的正式序列。

此外,线国安的队伍,也被划入了张国淦麾下的火枪团营序列,编为单独的右翼军火枪团营新附营。

剩余孙大堂等人的队伍,则被划入了张天宝麾下的掷弹兵团序列,编为单独的右翼军掷弹兵团营新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