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灾(1 / 2)

兴城。

扶余皇都。

和北燕皇帝金宸的兴奋不同,拓跋彦已经数日没有睡安稳。

景州之战,拓跋霍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却永远失去了一只胳膊。

姜顺臣携二十万大军损兵折将,更是丢尽了他的脸面。

如今整个朝廷都处在一种愤怒中。

再次兴兵讨伐景州的声音不息。

“父皇,此时绝不能再次起大兵,此番战败,我军士气低落,又将那景州火器和战阵传的神乎其神,即便大军再至,也只会畏首畏尾。”

书房中,太子拓跋瑜神情急切。

如今在朝中,主战与主和两派大臣争斗不休。

主战者痛骂姜顺臣轻敌,夸大景州的实力。

主和者认为景山塞城高墙厚,再有火器,再出兵也只是送死。

当安心经营景州的外四府,完成彻底的吞并,静候时机再出兵。

拓跋彦靠在椅子上,捏了捏眉头。

这些日子他被吵得头疼。

见如今太子也卷入了这件事,他问道“只是如此一来,我扶余国颜面何存?”

“父皇曾说男儿在世,当能屈能伸,再说,暂且休兵,乃是为了暗中筹备,以待下次的进攻,而非认输。”

顿了一下,拓跋瑜继续说道“而且儿臣得到消息,那荣朝的汉王异动频频,加之今年荣朝数州大旱,等荣朝自乱,波及景州之时,我们扶余国再寻机而动,岂不是更妙。”

拓跋彦颇为赞赏地看了眼拓跋瑜。

刚才他不过试探自己这位最疼爱的长子而已。

其实战与不战,他心中早有计较。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不过那汉王能不能闹出动静还是未知数,所以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荣朝内乱中。”拓跋彦指着地图上景州的静安府说道“景山塞易守难攻,但是还有一条路我们可以走。”

“海路?”拓跋瑜道,“只是我扶余国一向重步骑,轻水师,若要走水路只怕要造不少船只。”

“静待时机之间,自然要有两手准备,景州对我扶余来说乃是牢门,只有破了这牢门方可入主中原。”拓跋彦正色道。

“是,父皇,儿臣明白了。”拓跋瑜说道。

这次他显然过滤了,他这位父皇早已想到了别人前面。

也比他想象的更加能够隐忍。

……

景阳城。

刘钧凯旋而归后,摆了次大宴,邀请了四府重要官员。

当这股胜利的狂热渐渐平息,他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封土的建设中。

对他来说,这次大胜有太多的侥幸。

其实在实力上,景州和扶余国相差悬殊。

如果没有景山塞,这次战事,他面临的绝对是大败。

毕竟扶余国最优势的骑兵此次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其恐怖威力。

“殿下,这些都是从会馆买来的奴婢。”

杏花园民舍区的一个院子里,数百个饿的皮包骨的百姓畏缩挤在一起。

入秋后,天气渐冷,而这些百姓竟然个个衣不蔽体,模样十分凄惨。

“这就是你买来的奴婢?”刘钧张大了嘴巴。

本来他想发火,但想到胡为一向办事周到,有极为抠门,绝对不会上这个当。

于是静等胡为的解释。

“殿下一定奇怪小奴为什么买来这些奴婢吧?”胡为见刘钧没有生气,颇有些意外,于是自行解释起来。

“据外州的商人说,今年自春以来,茂州,唐州,陈州,梁州,赵州五州大旱,粮食颗粒无收。”

“因为五州百姓家中还有去年的存粮,所以这灾情春夏的时候到还不严重,但如今到了秋天,旱情依然没有缓解,百姓家中粮食也吃完了,这大灾便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