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打起来了(1 / 2)

就在织锦坊送来分利没两天,王记酒楼也派酒楼的账房先生送来了账目和银子,一并取了新菜谱回去。

民以食为天,古人诚不欺我也。这餐饮行业的暴利,还真不是一般能比的了的。

云锦觉得,这样下去,她以后也能成个小富婆了。上月酒楼只营业了十来日,三成竟也分了六百多两,不敢相信那聚贤楼一月利润是有多少。

自从跟织锦坊和王记酒楼的有了合作之后,云锦她们一家的生活水平是呈直线上升,村子里的人是经常能看见秦家那位老妇人带着她家的小女娃隔三差五地去镇上采购,每次回来都是坐着牛车回来的。

每次回来也都是一大堆东西,小孩子爱吃的小点心都买了不少,村子里的小孩子也都爱往秦氏家里去。秦氏为人大方,又极为重情义,也经常给邻里乡亲的送一些东西去。

尤其是胖妞她们家,收到了秦氏送来的不少东西,肉啊菜的这些都不在话下,甚至还送起了布料,只为报答张大婶当初接济她们的恩情。

这不眼看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秦氏买了几匹布料回来,就唤了云锦去给张大婶她们家送一匹去,然后又给了刘家娘子一匹,说是给小孩子做身轻便的衣裳。

张大婶也是个热情的,每次收了东西后,定要让云锦拿一筐萝卜红薯鸡蛋之类的回来,要不就直接将鸡杀好了送过来,不然坚决不肯收。

这日午后,秦氏和刘家娘子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在院子里纳鞋底。

“婉容,不如咱们给大家把工钱提一提吧,工钱翻一倍,每天二十文钱,我瞧着这天时也渐渐长了起来,下工的时间延后一个时辰。你觉得如何?”

刘家娘子思虑再三,开口说道“秦姐姐,我觉得加了工钱后,效率可能反而没有之前高。”

“哦?这是为何呢?

“姐姐放心我,给了我这个协助管事的机会,我自是要用心去管,去看着绣坊的。只是我最近发现这同样的工钱,同样的上班时间,有些人手脚麻利,做的也是又快又好。有些人呢,却是有些偷懒的嫌疑,我原以为是手脚慢了些,但我暗自观察了两天,发现是故意的,今儿也是,动作磨蹭,别

个儿绣完一条了,她们才绣半边,扯起闲话来倒是挺带劲的。”

刘家娘子抿了抿嘴,又继续说“这同样的工钱,确是不同的量,这对那些勤勤恳恳地人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我担心如果这次涨了工钱,咱们绣坊里面有少部分人干起活儿来会更加懒散。”

秦氏听了后,点了点头“婉容说得极为在理,若是这同样的工钱,每天绣多绣少的也都无所谓了。依你看,如何做合理呢?”秦氏虽在很多方面都有不错的见解,但惟独在厨艺和经商管理这方面不是很在行。

“那我就提一个愚见,还请姐姐不要笑话。之前我家中尚未遭难,爹爹还在的时候,曾交给我一些管理的法子。像这种情况,可以给大家定一个基本的量,每天最少得绣三条帕子,得十文工钱,多绣的帕子两文一条,团扇三文一把,荷包三文一个。而且我看过,绝大部分人一天光帕子最少都能绣四五条呢,总而言之,多劳多得。至于那些绣不够三条的,那一天的工钱就八文钱吧。”

云锦在一旁听着刘家娘子的话,心想这不就是现代的计件制嘛?没想到古代的人也能想出来,不过这法子确实不错,能大大提高效率,还能让那些正真做事的人得到应得的报酬。

“娘亲,我觉得刘婶婶的办法很好,这样一来,确实是更加公平了,为了提高自己的工钱,那些婶婶姐姐们自然会更好好干活儿的。”

秦氏见云锦也这样说,也就更为满意了,“婉容,我看你是深得了刘叔父他老人家的真传,这般有头脑,若是经商了,也肯定能有一番作为的。”

“秦姐姐又在取笑我了,这样的事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