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两孔争爵(1 / 2)

宋末风华 黄连山客 2253 字 2020-09-14

闻听此言,赵禥眉头一皱,这忽必烈好手段啊!这种情况下还能让两家相互监督制衡。

再有蒙古驻军万户在一侧,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那大理的局面便动荡不起来。

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啊!

心念至此,赵禥问道“现在鞑子在大理的驻军有多少?统兵之人是谁?可还是兀良哈台?”

不料宋京却摇了摇头说道“回禀官家,如今鞑子在大理的驻军不足一万,统兵之人也并非蒙古元帅兀良合台。”

“但大理与吐蕃相连,那里是忽必烈的以前的封地,有七个万户!再加上西蜀之地的蒙古驻军,三者连为一体,兵力可达十万之众!”

听宋京这么说,赵禥只好打消了攻打大理的念头,

若一定要打仗,那第一战应该在西蜀!

集中兵力,一战收复西蜀,然后快速封锁入川的所有道路。即可凭借着天险固守,也可从四川那边抽调一部分兵力出来。

心念至此,赵禥又问道“那西蜀和吐蕃,鞑子又是如何统治的?”

宋京想了片刻,才组织好语言说道“回禀官家,自从十八年前鞑子与吐蕃在凉州会盟,吐蕃便归附了鞑子,后来又成为了忽必烈还是宗王时的封地。蒙藏贵族之间便开始了联姻。”

“下设七个万户,吐蕃是一个佛教至上的国家,忽必烈很好的掌控了这一点,他在几年前册封了吐蕃的佛教领袖八思巴为国师。”

“如今靠八思巴的影响来掌控吐蕃,为此鞑子还修建了一条从青海通往萨迦地区的道路。沿途共27个大驿站,保障了往来畅通。”

赵禥是越听是越憋闷,忽必烈都知道搞基建了!

修这条路是为了传递八思巴的法旨吗!这明显是一条兵道,粮道!

一旦吐蕃出了问题,那忽必烈的大军便可沿着这条道路,直接杀过去!

最重要的是,大军到了吐蕃,跟到了西蜀有什么区别!

如果自己不能在第一时间收复西蜀,封锁入川的道路,那一切都是一场空!自己根本守不住!

可是收复西蜀哪有那么容易,蜀地多山,道路又难行!虽然利于自己的东蜀防御。

可是也同样利于鞑子在西蜀的防御!

短时间,是无解的难题!

于是赵禥果断询问了下一个目标。

“北边的中原大地,鞑子是如何统治的?”

“回禀官家!一开始鞑子册封了许多的世候!允许他们招兵买马!治理地方,只不过自从忽必烈成了大汗之后,鞑子的朝廷就开始限制这些世候的权利。”

“如今是汉人、色目人与蒙古人在地方上分别担任要职,相互监督牵制!”

“至于鞑子的老家,漠北草原,还是沿袭古老的蒙古部落制度。”

“辽东则是女真世候与高丽相互牵制!”

沉默半响,赵禥才开口问道“朕听出来了,忽必烈最主要的兵力还是在漠北,中原大地上,还是那些汉人世候的天下,是与不是?”

宋京心里一动,这该如何回答啊?

只得是说道“官家圣明!”

听了这么久,赵禥早已经是头脑发胀,便摆手道“你先下去吧。朕要小憩一会。”

宋京闻言,立刻躬身告退。

赵禥这一休息,便是睡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而在赵禥睡觉的这段时间内,一艘官船已经进了临安城。

赫然正是去太湖请衍圣公的那艘官船!

两日前,烟波浩渺的太湖苏州渡口。

在平江军州通判位置上,苦熬四年的孔洙正在等在起航,他将自太湖坐船北入长江,一路逆流而上,前去那千里之外的江西路任信州通判一职。

此次路途遥远,水匪纵横,也不知道能否顺利的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