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朕需要一个备忘录(求建议)(1 / 2)

宋末风华 黄连山客 2211 字 2020-09-03

次日,二月初八。朝会依旧十分的平静,只是有一名监察御史跳出来,劝谏赵禥更改昨日任命宋氏三兄弟的命令。

理由也十分的充分,兄弟三人同在一处为官,又共同主持刑狱一事,恐生事端。

赵禥想了想,觉得也是,昨日被气昏了头脑,居然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有想明白。

刚要同意,临安知府孙子秀又跳了出来,说如今案情复杂,正是需要人手。有自己在一旁看着云云。

于是赵禥便将此事先记了下来,并没有更改旨意。

剩下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朝堂上平静的有些诡异。

赵禥明白,随着前两日东宫将关子的事情爆了出来,捅了那些官员一刀子。

现在朝堂上都害怕自己找他们麻烦。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副乖宝宝的恶心模样,

至于东宫那边,看来是之前的敲打起了效果。

另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此次开放园林,搞得动静属实有些大,估计这些人也已经或多或少的,知道了昨日收回会子的数量。

应该是被惊着了,所以想要静观其变。看看事态的发展,再做决定。

这般想着,赵禥也决定先不搞事情了,毕竟手头上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有做完。之前的布置也有许多需要更改。

就比如之前想要搞得银元赵大头,现在关子的事情一爆出来,自己哪里还敢再搞?

还有皇家园林旅游计划,之前做的那份,现在看来显得简陋无比,需要再重新完善一下。

比如那两千老迈的兵卒该如何安置?如何部署,平日里需不需要操练。他们去守园林景区,会不会有劣迹斑斑的敲诈勒索游玩的百姓等等?

还有那些园林的负责人会不会中饱私囊,扣下一部分会子,该如何监督?这都是赵禥之前没有想到的。

现在想起来,赵禥只觉得自己之前还是太天真了。哪有自己下旨意,别人就一定会照做的。

不然阳奉阴违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待下了朝会,赵禥也不去睡觉了,急急忙忙的便赶出了一份新的计划书。期间左右推敲,修修补补。

直到钱贵提醒该用膳了,这才停下手中的毛笔,叹道“老子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好似十分轻巧,可是照朕看来,属实有些片面了,想要做到细微之处,便需多次尝试,才可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不过,老子的话倒也没错,朝令夕改,的确会让百姓苦不堪言。钱贵,你说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将一个新的法令和事务反复尝试,待找到最好的方法,又能不折腾百姓哪?”

一侧的钱贵皱眉苦思良久,才开口说道“主子,依老奴之见,不如先找些人试一试,就像春夏秋冬四位夫人试衣服一般,什么时候主子觉得好了,再让人去做。”

“先找人试一试?试一试?”

赵禥喃喃道,突然间脑中灵光乍现,试点城市!

这倒是可行,先挑一个州县,然后将后世的那套搬过来。成功了自然是大好,若是不成功,影响也不大。也好收尾!

让朕想一想,要选定那个州县呐?最好是沿海,离着临安城比较近的州县。出了问题也好及时调控。

正这般想着,便听到钱贵又提醒道“主子,龙体要紧,先用膳吧!”

赵禥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钱贵立刻让人将饭菜呈了上来。

赵禥一边用膳一边想着这个试点城市的问题,最后才逐渐勾勒出一个计划。不由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一个时辰后,赵禥登上了万岁山,俯视整个临安城。

大宋的皇宫位于凤凰山。在这里居高临下,既可以看到整个西子湖和临安城,也可以看到钱塘江。

赵禥看着凤凰山脚下的皇家园林,正一片的忙碌。不由笑了笑,看来自己刚才写的计划书,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