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搞事情啊(1 / 2)

宋末风华 黄连山客 2211 字 2020-08-29

赵禥听孙子秀这么说,也是眉头一皱,心道“这不对啊,在后世这流求岛,可是被称为宝岛台湾的。为何在大宋就成了没人要的蛮荒之地。”

当下便说道“静见可否详细的为朕说说这流求岛的情况?”

不料孙子秀却是推辞道“官家,老臣从未去过南方沿海,刚才所言也不过是道听途说,不过早些年已经有官员组织流民前去这里开荒耕种。”

说着孙子秀蹲下身子,指向了流求岛与大宋本土中间的一小块岛屿。

“官家请看,这片岛屿名为平湖岛。如今隶属于福建。官家若真想知晓流求岛的事情,还需命福建的官员,将详细的情况送过来!”

赵禥眯眼望去,只见那一小块岛屿只有手指大小,再与旁边的流求岛一比,顿时只觉得有些看不上眼。

这么小的地方,万一有个台风海啸,还不一下子就给淹了,这种地方也能开垦土地?那些官员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赵禥转念一想“这平湖岛虽不大,但是其地处大宋与流求岛中间,倒是可以成为一个中转站。让朕想想此地在后世叫什么名字?”

可惜赵禥想了半天,也无法确定这平湖岛是后世的那块岛屿,澎湖列岛?还是南沙群岛?亦是一直在风头浪尖上的钓鱼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的,不管那里有多少岛屿,只要朕看上了,那便都是朕的!

心念至此,赵禥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对着钱贵说道“静见的话,你也听到了,就按照静见所言去写,命福建那边将流求岛和平湖岛的详细情况,尽快的上报过来。”

一侧的钱贵立刻恭声应喏。前去书写圣旨。

而赵禥则将流求岛的事情记在心里后,对孙子秀问道“静见,朕刚才看见了你的札子,所以想问一问你,这临安城商税的事情。”

孙子秀听皇帝是在问商税的事情,便彻底的放下了心来,商税一事,既然已经上了札子,自然是早有腹稿。

当下说道“官家,临安城地处沿海,往来商队众多。又在城外设有市泊司。所以商船上的货物若是运进临安城贩卖,需要交纳数目众多的商税。商人之间多有怨言。”

赵禥眯了眯眼笑道“具体说说,需要交纳哪几种商税,按何等比例收税?”

孙子秀恭声回道“官家,商船靠岸需要交纳市泊司的船税,入城需要交纳入城税,去市场铺卖,又需要交纳铺卖税。”

“其中船税与入城税皆是取货物价值的百中之二。是为过税。铺卖税则为住税,需要收取货物价值的百中之三。”

赵禥算了算,说道“如此说来,商人需要交纳百中之七的税收。倒属实有些重了。”

“不过,静见,减免三个月的商税之后,商人不是还要继续交纳这些商税吗?你为何不上书要求降低商税?”

只听孙子秀苦笑一声“官家有所不知,降低商税牵扯甚大,诸位相公是决计不会同意的。老臣此次所请,也不过是为商人减轻一些负担罢了!”

赵禥心念急转便想明白了里面的道理,若是临安降低商税,其他各地必然也会被迫降低商税,如此一来,大宋的税收就会收到很大的影响。

当下便说道“此事朕知晓了,切让朕思忖一番。你且先下去吧。”

随着孙子秀的离去,紧接着到来的,便是来自主管大宋财政的计相的札子。

赵禥细细翻看一番后,不由仰天长叹。

大宋的去年的税收是一亿六千余万贯。而支出也是十分的惊人。

七成多供应了大军,一成返还了各地官府,用来维持平日的运转。一成多供应了庞大的官员群体。

剩下的一成还要预防各地突发的自然灾害,用来救济灾民,恢复生产。

感情自己是个穷皇帝,账面上的钱虽多,却是早已经被各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