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均州风云起(1 / 2)

宋末风华 黄连山客 2203 字 2020-07-28

均州坐落在汉水畔,位于襄阳的上游。

而武当山又位于均州的上游,所以熊道辉骑马到了一处渡口,便花钱买下了一艘渔船。

渔家见熊道辉是武当山上的仙长,给的价钱又足,表现的所以很是热情。

老渔夫招呼两个儿子将熊道辉的马匹赶到了渔船,又将船头住人的船篷里面好好的收拾了一番。这才请这位身形魁梧的仙长上船。

最后在渔家一家人的瞩目下。熊道辉脱下道袍,换上了一身粗布麻衣。奋力的摇橹划桨,身下的渔船划破水面,如离弦之箭是飞快的沿江而下。

这场面看的渔夫一家人是瞠目结舌。等到渔船走远后,小儿子才问道“爹,你说,山上的仙长平日里也打鱼的吗?”

沿江而下,不过半日,熊道辉便看见了坐落在汉水畔的均州。

正思虑是避开,还是进城准备一些路上的行李吃食。便看见一侧的芦苇之中驶出几条小船来,将自己是团团围住。

为首一名宋军喝道“停船,你是何人?为何在江面上游荡?意欲何为?”

熊道辉无奈,只得是停下手中的动作,将船桨放入船舱。一脸赔笑道“军爷,小的是这周围的渔家,来此打渔。”

那名宋军盯着熊道辉上下打量几眼。便看见了熊道辉那束起的道暨和船上那只要不眼瞎就能看见的高头大马。

一时间,居然让气笑了。骂道“好你个野道士,居然敢戏耍你家军爷。速速束手就擒,跟军爷去城中走一趟。”

熊道辉心里是大吃一惊,却面现迷茫之色“军爷,你说什么?小人怎么听不懂?”

那名宋军觉得再和这个野道士纠缠下去,实在是太蠢了。

当下也不答话,只是将一只飞爪丢在熊道辉的渔船上一拉,飞爪便抓在了船身上。

渔船就这么被牵引着,向均州城驶去。其余几条船分别在各个方位将熊道辉的渔船是团团围住。

熊道辉心中哀叹一声“苦也!”。

也不愿多惹是非,只得是端坐在船上,冥思苦想接下来的对策。

究竟该如何向均州知府方回,解释自己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要知道两人在临安城可是见过的。

没一会,一行人便沿着汉水的一条支流,驶到了均州的水门。

待入了水门,船队还不停歇,一直是驶到了城中的一处湖泊。湖泊里战船罗列,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场面。

这群宋军押着熊道辉和在船上搜出的道袍、和马匹。是一路直奔府衙。

终于,在日上三竿时分,熊道辉见到了均州知府方回。

一身官袍的方回高坐在大堂之上,看着熊道辉被众人压了上来。

只看了一眼便扶须笑道“果然不出老夫所料,你们这帮臭道士不好好的在武当山上修行,却在这个紧要关头跑下山来为蒙古鞑子引路,其心可诛!拉下去斩了!”

熊道辉闻言大吃一惊,没想到方回居然假装不认识自己。虽然到现在他还没弄明白,为什么别人一眼便能断定他是个道士。

但还是急忙表明身份说道“且慢!方大人,我是熊道辉,雷渊真人座下弟子,三年前咱们在临安城见过的。”

见堂上的方回面漏疑惑之色,还在那里装糊涂。

熊道辉索性开始抖方回的老底,继续说道“当年方大人一首《梅花百咏》技压群雄,博得贾丞相欢心。”

待说到这里,方回已然挥手打断了熊道辉的话,一下子从堂上转了下来。

口中连声说道“呀呀呀!居然是真息道长大驾光临。下官真是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接着亲手扶起了熊道辉。对周边的几名宋军喝道“你们做的不错,居然能将真息道长这种有德高士请到府中,下去各领百文赏钱。若再寻得道长,只要是请到府中,本官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