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君臣奏对、叔侄考教(1 / 2)

宋末风华 黄连山客 2185 字 2020-07-28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临安城中。

一位全身都缩在熊皮大氅里的老人,从一辆华贵的马车上被慢慢的扶了下来。换乘了一顶软轿,被四名皇城司的高手抬着就进了功德寺。

这为老人,赫然正是大宋的鲁国公赵葵。赵葵乃赵家宗室名将,也同样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的恩人和老上司。

遥想三十多年前,蒙宋两国联手灭亡了金国,金哀宗完颜守绪自缢与蔡州的幽兰轩。

蒙宋双方争抢尸首,最后蒙古人得到了金哀宗的一条手臂,而宋国则抢回了金哀宗的大部分尸体回国。

当时举国欢庆,先帝祭祀太庙,一雪靖康之耻。最后将金哀宗的尸首放入大理寺诏狱。

满朝文武都摩拳擦掌准备收复旧都汴京。赵葵作为宗室子弟更是如此。

那年是端平元年,赵葵行军至安丰地界,在道路边上看见一个被丢弃的麻鞋,长达一尺八寸按宋制约合56厘米,大吃一惊。

有人说是安丰那个卖柴人的鞋子,于是赵葵派属吏去拜访吕文德的家,碰巧吕文德出猎,到晚上背着两只鹿回来。

便留下那位属吏在他家住一宿,然后一起面见赵葵,赵葵见吕文德体型魁梧、面如黑炭、是不怒自威,于是便让他留在自己军中效力。

如今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赵葵从那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变成了现在这个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鲁国公。

而吕文德也从当年的一名砍柴打猎的樵夫,依靠由自己亲族及家乡樵夫、炭农等编成的“黑炭团“又号“吕家军“作战,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京湖制置使。担当起大宋抗蒙的中流砥柱。

只不过,虽然有这么一份香火之情在,但是赵葵却对现在的吕家很不满。

因为吕文德这些年为了家族利益,屡次变换门庭,先是从事自己的政敌谢方叔,后来又攀上了贾似道的门路。浑然将自己这个恩人抛之脑后。

轿子一直到殿门才停下,钱贵上前将赵葵搀扶到殿内,面见皇帝赵禥“老臣,见过官家,不知官家召老臣前来何事?”

赵禥看着面前头发花白,缩在熊皮里的赵葵,让钱贵搬来一张椅子扶赵葵坐下说话,要知道这位宗室名将今年也已经七十有九了。可怠慢不得。

赵禥待赵葵坐定,才开口问道“国公声名在于敌国,勋绩著于三边。不知对于此次的战事有何见解?”

赵葵眉头微皱,关于鹿门山的事情,他早有耳闻,当时他就十分反对在那里开设榷场。

只是人老式微,说出的话也没有人在意。现在皇帝亲自召见,赵葵将心中所想,是娓娓道来。

赵禥听得十分认真,虽然他认为这次鹿门山必定难逃一劫,但还是隐隐有些不安,这次召赵葵前来就是为了安心。

随着临安城内的君臣奏对。汉水上的吕文焕已顺流而下。

不过数十里。便到了鹿门山平日里运货的一处渡口,率军抵达了鹿门山榷场。

出乎吕文焕意料的是,这里并没有发生大战的迹象。

吕师龙一脸惭愧的来到了自己叔父面前,禀告道“叔父,小侄无能,凌晨偷袭被敌人发现。无奈之下,只得让牛富将军谈判诱敌,却不料,蒙古人早已识破我的计策,从头到尾都紧闭寨门。一直等到大雾散去,我率领的三千人马已是尽数暴露。还请叔父责罚!”

吕文焕能够感受到自家侄儿的尴尬和羞愧,笑着安慰道“莫要自责,这鹿门山上应该有个难缠的家伙,我这次攻打白河寨也是损失惨重。走,咱们去看看这里的地形。”

听到叔父这么说,吕师龙心里好受了一些。便打马跟随在吕文焕身侧。

吕文焕骑着马遥望鹿门山上的防备,暗道“看来建造这处榷场的人深谙军阵之道。该不会和建造白河滩水寨的人是同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