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大战将起(1 / 2)

夏侯绪模糊的记着,正史上是张飞假意酗酒,张郃中计,被打的大败,因此才退守汉中,而现在则是夏侯绪阻止了张郃的袭营。

张飞改变战术,改成偷袭武都,两面夹攻,想让夏侯绪收尾难顾,但是夏侯绪很明显将重心放在了剑门关,这里做为了主战场,而武都则是做为了副战场。

夏侯绪在剑门关的布置可谓是严密至极,可惜武都的援军还没有掉至剑门关,夏侯绪只能在这里固守着,也不见张飞来攻。

不过据探马来的确切消息可以得到,在蜀川有着大幅度的调兵遣将的动作,恐怕这段历史就要被自己改变了。

夏侯绪还在准备着战资,守城的一切应用物品,夏侯绪亲自监督,势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很快,南郑的兵马就到了,共计两万万,带着过来的是周毅和于敏,夏侯绪总共在剑门屯兵四万,在武都屯兵四万,几乎将整个汉中的兵马抽空了,南郑只有一万兵马守卫着,上庸也只有一万大军。

但是夏侯绪想的不是这些,而是分兵之后,能否展现出魏军实力的最大化。

夏侯绪不担心南郑的原因就是经过米仓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崎岖难行,粮草难运,对于南郑来讲,这样的路线,就不可能经过太多兵马,来了之后也是无粮之军,不必太担心。

那要大批军队进驻米仓山,又会被夏侯绪发现,从剑门关绕后攻击米仓山,那么这支蜀军就完蛋了,所以夏侯绪一点也不担心南郑。

现在的蜀军要想攻打南郑,就只有三条路,第一,由武都往西入南郑,第二,由剑门关王东北方向入南郑,第三,占据米仓山,直奔南郑。

而第三条,夏侯绪认为绝无可能,所以夏侯绪只需要守好武都,以及剑门关,就能守好汉中。

而夏侯绪在等,等魏王的文书,以及长安的援军。

也不知道夏侯渊能派出多少的援军,蜀川此番足矣出动七八万大军,加上张飞这里的军队,近乎十二三万,自己分兵之后,剑门关,就只有四万,如何能守好也是个问题。

不过曹操既然把汉中交给自己,又怎么会让他失望了呢,夏侯绪握紧了拳头,感受的到手心的汗,不如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和原来的历史的确是大相径庭了,曹操同意了夏侯绪的自主权,并且直接命令夏侯渊南下,封夏侯渊为总督,负责和蜀军交战的事宜,夏侯渊的大军并不和夏侯绪合并,夏侯绪还负责镇守剑门关和武都,夏侯渊则是出米仓山,进攻巴西,闽中一带,来牵制刘备的大量军马,将战场分割。

夏侯绪有些庆幸,自己身后还站着夏侯渊,自己有些畏惧,担心的时候,夏侯渊总是能挺身而出,年轻时在许都时这样,现在上了战场,也是一样。

夏侯绪得到了这份战报之后,心里稍稍安定些,却又有些兴奋,只这一次,就能目睹蜀汉群英的风采了吧,还没有设立的“五虎上将”,卧龙诸葛亮,厚黑刘玄德,你们尽管放马过来吧。

夏侯绪等了两天,得到了分别来自蜀汉和长安的消息,蜀汉方面,刘备尽起大军八万,带着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诸葛亮等一系列文武,奔着米仓山而去,看来,这里也不算的上是主战场了,主战场将会是闽中到米仓山这一块了。

而长安方面夏侯渊也不示弱,起大军八万,带着曹洪等一系列曹军高级将领,过陈仓,入汉中,准备好好的进攻一番。

就目前来看,似乎曹军兵力占有,但是不尽然,魏军需要守着各类城池,可用之兵,尚在刘备之下。

正所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夏侯绪也有了一种这样的感觉,大战将起,有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

很快,蜀川出兵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汉中,汉中百姓们霎时间惊慌不已,好不容易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