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起步登车心不慌,从来缘行苦又忙(2 / 3)

干又硬,也没见您少吃啊?

他咂巴下嘴,到底没好意思将自己东西南北分不清楚的倒霉事说出口,只能点头应了。

见师父不再注意自己,而是与方丈叙话,他偷偷的将大师兄拽到了一边,小声问道“一旦入京,知道师弟我出身的人不是没有,岂能做到隐藏身份?况且一说名号,咱们不还是会被人联系到一起?”

“深居简出即可,本寺辈分在北方乃是寻常,世间知名的僧人有不少是缘字辈,这倒是无妨。”缘法低头想了想,才说道“至于知道你身份的几人,入京后再想办法应对。”

“可若是不能乘船,到京城还不知什么时候,会不会耽误正事?”缘行凭着记忆算了算,从乌头山到北京有个小一千里,也即是四百多不到五百公里,若是现代,可能半天都用不上,四五个小时也就到了。但在古代靠步行,还得绕路爬山的情况下,说不定得用十几二十天。

“师弟多虑了。”缘法眸中精光一闪,摆手笑道“此次师伯不会直接入京,而是要拜访沿路同修以造威势。肯定快不了,粗略估计一个半月算快的了。你不但不能快,还要注意速度,不能太快,怎们一前一后入京最好。”

缘行了然,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自己一个人步行北上了。

不过,缘法突然又扯了扯他的袖子,道“给你安排个晚辈,师弟时间充裕,一路上也好好教导教导。”

缘行微微一愣,接着与大师兄一同将脸转到牛车方向,看了眼正给老和尚盖毯子的善果,又看了看站在一旁显得傻呵呵的善铭……

兵分两路,善果赶着牛车,缘法与缘尘从旁照应,一行人先奔码头方向去了。

缘行则与善铭小沙弥拐入另一条官道。

等走到无人处时,缘行回头看了眼显得非常兴奋的善铭,忍不住问了句“步行北上会很苦,你怎么这般高兴?”

“弟子入山六年,这还是第一次出外行走,出家人不怕吃苦。更何况……”善铭背着行囊,面上戴着笑意“能同师叔在一起修行,便也是令人高兴的。”

“哦?”缘行停下脚步,意外的看他“怎么说?”

“弟子可说是听着师叔的故事长大的,您给师兄们讲的故事至今仍在弟子们中间流传,大师兄还曾说起过做沙弥时与您北上辽东的旧事。”善铭点了点小脑袋。

“善果如何说的?”缘行好笑的摇头,又问“他没说自己念经挨打的那些事?”

“啊?还、还有这回事?”善铭脸上的笑容滞住了,喃喃说道“大师兄只说师叔为人风趣,交友广阔,一路上花用不愁,不但有故事听还有糖吃。”

缘行无语,善果那好面子的肯定没好意思说自己的囧事,不过说到吃糖,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没钱,撇了眼善铭,也不像带了银子的样子。

长叹口气,他放下背包,开始翻找起来。

善铭好奇的看着他从包里抽出一件带着块补丁的僧袍,替换下身上的崭新袍子,又同袈裟一起小心的叠好放回包中。

“师叔,这是……”他挠着光头,呐呐问道。

“来来,师叔待会儿就教你该如何化缘。”缘行怜悯的看着眼前的小沙弥,傻小子,师叔今天就言传身教,告诉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

缘行二人没有直接北上,而是转向往东,一路打听着去了李家村。

到村口,缘行二人将携带的瓦钵掏出来端在手中,然后也不忙着化缘,而是凭着记忆寻找。

这时春耕还未开始,天气仍是寒冷,大中午的街面上难见行人。

缘行仔细辨认,才找到了去年来过的温家。

“砰砰砰”敲响了大门。

“谁呀?”一道女声传了出来。

“贫僧乃路过的僧人……”缘行朗声道,可他还未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