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银行与百货商店(1 / 2)

重生明朝做帝王 村酿 2368 字 2020-07-29

佟文灿也叹着气说“是啊,这粮食又不是银子,放不久,这个夏季雨水又勤,这要是不跟着降价,岂不就要全打水漂了!这,这。

董宏贵也唉了一声“算了,降价卖了吧,得赶紧呀!”

于是。

松江府的粮价开始下跌下来。

紧跟着湖州府的粮价也开始下跌下来。

朱厚照在知道这事后笑了起来“这些人终究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忠明粮店准备抄底吧。”

王守仁点了点“是!”

于是。

在苏州城的粮价降到最低时。

忠明粮店的掌柜开始按照王守仁的吩咐四处收购起苏州城的粮铺和其他各地的粮食来。

谈晓立看着自己在苏州开了多年的粮铺转变成了王家的产业,直接当场哭嚎起来“天啊,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谈家的列祖列宗,不肖子孙谈晓立将来无颜见你们啊,呜呜!”

而在苏州城,像谈晓立这样的商贾不少。

使得自家的粮铺变成忠明粮店的产业。

但这就是商业的残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不管怎么样,现在苏州府的粮业总算是控制在了皇帝朱厚照的手里。

而苏州民众也因此成功地度过了粮荒。

但对于苏州周边州府的士绅们而言,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大量的钱财最终落入了普通民众和皇帝手里,而他们这次炒粮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过,让周边州府的士绅更加没想到的是,苏州府的知府突然在苏州加收了商税,而且还要求所有店铺产业都要在新成立的工商局注册。

这让这些士绅们更加叫苦不迭。

但现在皇帝朱厚照在苏州城驻扎有上万近卫军,又加上之前的苏州士绅势力的血还未干,所以这些人也都敢怒不敢言。

“哼,这苏州的生意,我们不做不行吗!反正现在屯粮损失了一大笔钱,正好把店铺卖了得笔钱支应!”

此时,董宏贵知道这事后当即也只做出了一个不在苏州城做买卖的决定。

同他一样,一时间,苏州城内的侨商纷纷出逃。

朱厚照倒也不强留,因为苏州城内产业最大最多的是他这个皇帝。

所以,这些侨商走了,对他和对整个苏州府的商税税收影响不大。

当然在日常生活方面,这些零零散散的店铺对于一个有二十多万人口的苏州城而言还是很有影响的。

“陛下,这苏州城的店铺都关门了,很影响百姓们的生活,很多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没地买去,臣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丘养浩这一日突然要求见朱厚照,并说起此事来。

朱厚照摇了摇头“他们不开店,难道你就不会找人开店吗,商税加征了,自然得想办法鼓励百姓经商,给那些想发家致富的苏州百姓机会,让他们来朕借钱,朕把利息收低点,朕就在苏州设一个银行,就叫苏州商业银行,嗯,就叫这个,银行!

有了银行,就好拿钱鼓励他人经商,比如你说百姓现在没地买柴米油盐这些事,你丘养浩找几个靠谱的人选几个苏州城人最多的地方开个店,然后让这些店什么都卖,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布、生丝这些;这个店就叫百货商店吧,我们在苏州城造几个富人,是利于宣传苏州的,到时候王卿这边让忠明粮店这边入个股,这样就可以给这家百货商店充足的低价粮食以及开中纳粮后得到的低价盐。”

“银行?”

丘养浩想了想,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说道“陛下,这岂不违背重农抑商之策?”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苏州城是一座经商为主的城镇,不是乡村,大多民众以商为生,靠商吃饭,所以,在苏州城就得重商,只是大格局下要重农。”

朱厚照这么说,丘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