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文官斗文官(1 / 2)

重生明朝做帝王 村酿 2773 字 2020-07-21

朱厚照知道这是文官们在开始试探自己这个皇帝的反应。

王琼接中旨入内阁等于承认皇帝独裁,而违背了文官集团大多数人想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原则。

所以,很多文官对王琼这种唯君命是从的行为很不满,自然也就被斥责为奸臣。

而文官们也想看看朱厚照到底是什么意思,愿不愿意抛弃王琼,与士大夫们共治天下,还是一味宠信王琼,不惜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

朱厚照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官是够狡猾的,对于杨廷和一党涉嫌弑君的事一字不提,似乎就没有发生过这事一上,而关注的却是王琼接受中旨入阁以及王守仁承认王琼阁臣地位的行为。

“很会找重点啊!看样子,杨廷和一党已经成为整个文官集团的弃子了,他们已经把矛头指向王琼与王守仁一党了。”

朱厚照如此想了想后,就果断地让司礼监把齐之鸾的奏疏交到内阁由王琼处理。

如此,朱厚照就算是表明了态度。

而朱厚照的态度是支持王琼,不会因为杨廷和已被抓就抛弃王琼,将其罢职。

王琼从负责递奏疏的文书房太监手里接过这封弹劾奏疏后就心里有了底,也松了一口气,暗想皇帝陛下到底没有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

于是,王琼也不客气,立即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票拟将齐之鸾革职,永不叙用!

司礼监很快也直接批红。

这也是司礼监多年来的传统,皇帝陛下愿意把奏疏给内阁票拟,就等于是已经表态承认按内阁的意见的处理,除非司礼监有意为难内阁,不然基本上都是照准。

很快,处置齐之鸾的奏疏就到了六科。

而在这一天,于六科当值的是兵科右给事中史道,史道当即将皇帝批复的御批给封驳了回去,且上疏为齐之鸾鸣不平,同时也弹劾王琼,责后者窃弄威权,擅革大臣。

朱厚照依旧让司礼监把这奏疏交到内阁去。

他没打算直接对史道动手,毕竟是一个个给事中,虽然在明朝权力很大,但也还是用不着他这个皇帝亲自出手,这种事交给内阁王琼处理比他自己这个皇帝出手更合适。

王琼自然更加愤怒,因为这史道封驳的不仅仅是皇帝,而是他这个内阁辅臣。

于是,王琼在自己的门生吏科左给事中阎纮当值时,票拟将史道与齐之鸾一同革职,而且史道还廷杖三十,流放三千里。

很明显,对史道的惩罚比齐之鸾更重,因为史道是在明知皇帝和内阁对齐之鸾的情况下还要为齐之鸾说话自然是更过分的。

而因为这道御批被下发六科时,是阎纮当值,所以立即被签发了出去。

当天,史道就被廷杖且流放,而齐之鸾则被革职。

朱厚照也因为这件事更加承认拉拢文官斗文官的确很好,让王琼出手明显比自己更合适,因为王琼有自己的门生故吏,想收拾这些跳出来企图触犯自己利益的文官,自然更容易。

毕竟如果是朱厚照自己下旨,没准还真的没法通过,毕竟他这个皇帝可没有门生故吏。

史道的被流放与齐之鸾的被革职自然触怒了整个文官集团。

因为史道、齐之鸾这些之所以敢出面弹劾王琼与王守仁,背后自然有很多朝中对王琼接受皇帝中旨入阁的的行为不满的大臣在蛊惑与怂恿。

于是,很快,朱厚照就收到了许多辞官的奏疏。

“户部尚书杨潭请辞!”

“工部尚书李鐩请辞!”

“左都御史陈金请辞!”

“兵部左侍郎冯清请辞!”

“工部左侍郎刘永请辞!”

……

朱厚照将奏疏丢到了案上,说了一句“放肆!还真敢逼朕,不怕朕直接杀了他们吗?!”

很明显,朱厚照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