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鬣狗(2 / 4)

大遂宁 我有锅 4597 字 2020-07-12

有门下省和中书省共担使命,并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散骑常侍若干,为了广开言路,唐代还创设了补阙和拾遗两个官职。帝王从制度上给予言官广泛而重要的职权。他们可以规谏皇帝,可以弹劾百官,也可以按察地方,虽然他们“光说不做”,我们认为其“不治而议论”,但哪朝哪代,也少不了他们。我们宣国建国以来,言官的地位也很崇高。父皇圣明,大开言路,从不会因为官员的议论而令人获罪。常公公他虽不是言官,可他伺候在父皇身侧,凡事说一些自己的意见,也不算过分,罪不至死,或者,父皇也不会觉得他有罪。”

皇帝点头。

郭铴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郭琮。

都是上书房读书的,看的书也一样的,陈师傅也没有厚此薄彼,什么时候这郭琮识掌握了这么些知识点?说得头头是道,忽悠得皇帝一愣一愣的。

说好一起逃课的,他竟上了补习班?

郭琮这些话,让郭铴照着书念他也得磕巴啊。

“你说的甚合朕意。”皇上爱惜地拍了拍郭琮的肩膀“你年纪轻轻,能有此见识,朕很欣慰。你师傅教得不错。天色还早,陪朕去武场看看吧。”

武场,那可是郭铴撒欢的地方。

郭铴忙道“父皇想要骑马还是射箭,儿臣耍给父皇看。”

皇上没搭理他,那便是拒绝了。

郭意不好插话,这里也没他说话的余地。

谢天谢地皇帝跟郭琮没提他加害郭铴的事,不然郭铴知道了,岂不是要扛起他扔出去?

皇上跟郭琮二人慢步来到武场,毕竟是暑天,热气大,到武场时,皇上的袍领都湿了。

婢女已经端了冰碗来,冰碗里是粥水配一点儿水果,加了几块冰,晶莹透亮还泛着白光。

夏日里喝上这个,能从头凉到尾,全身通透。

郭琮却拦住了“父皇汗还未落,吃这些凉的,怕对身子不好,晚一些再端上来。”

皇上赞赏地向郭琮望去。

梅贵妃家祖传打仗,家里重武轻文,男孩子的书读得都偏少,说话也都虎兮兮的,难得梅贵妃生的儿子如此细致,心思细腻又玲珑,真让人心里舒坦。

犹记得郭琮五岁那年,皇帝跟梅贵妃置气,一连好些天没到承欢殿里去,郭琮知道皇帝喜欢吃樱桃,可那小樱桃又嫩又易坏,郭琮就每天早上去摘一些,亲手捧了给养心殿的皇帝送去,一路上小心翼翼,他摔倒了都不舍得给樱桃扔出去。

皇帝问他为什么不多摘一些,一次送来不是不用跑冤枉路了?

郭琮摆着小手说,小樱桃每天摘的都是新鲜的,这样最好吃,只要皇帝喜欢吃,他不怕跑路。

五岁的郭琮已经足够感动皇帝了。

这些年来,他长大了,却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暖。

皇帝眼睛发涩,让小太监牵来两匹马,翻身上马,手持弯弓“走,跟父皇去打猎。”

二人骑着马从武场角门出来,经过一片开阔的园林,便到了驯兽场的后门,从驯兽场进去,便看到成群的麋鹿在悠闲地散步,几只鬣狗卧在树阴里吐舌头,两三只黑熊在追着猴子到处跑,一头斑马伸着脖子在饮水,一排长翅飞鸟像团云雾似的从头顶略过。

草木旺盛,水流潺潺,绿影里,动物们穿梭跳动,时远时近,偶尔一只白狐从草里钻出来,望望不远处的鬣狗,吓得飞快钻回草丛里。

皇帝一夹马腹,那马便带着他驰进草丛里,只听见草声沙沙地响,那些动物受了惊吓拔开腿跑了起来。

皇帝拉满弯弓,对准一只青羊,手上一用力,那箭就像一道光,一下子插入青羊前头的草里。

青羊受了惊吓,跪了下去,一动不动。

郭琮去拔了箭递给皇帝,他以为皇帝没有射中,所以也没敢说什么。

不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