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我啊,高木君,毕竟在这种地方被你立直一发可不太妙呢。五十岚沉声言道。
你数秒后,高木那苍白的脸上,霎时已流下了几缕冷汗。
虽然大河内、高木和五十岚在来到龙之介这里后已打了很多局麻将,但在那些随便玩玩的牌局中,作为老手的他们自然都是有所保留的;因此,他们也不知道彼此的实力上限到底在哪儿、以及具体有哪些绝活儿。
然而,此刻高木惊讶地发现,平日里最不显山不露水的那个老头儿竟然掌握着一种在雀士界堪称无解的技术——默牌。
严格来说,默牌并不能被称为千术;除非你是一流的行家,否则就算有人当着你的面用这招、就算你用超高速摄影机把他的一切行动放慢几百倍、几千倍,你也看不出半点门道。
这种技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昭和时代。当时的麻将,大多是用竹子制作的,而竹子这种东西,每一小片的表面,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纹理;于是,就有一些雀士想到了通过记忆麻将背面竹子的纹理来记牌。
可是那谈何容易?莫说是在打牌的过程中去记那136张牌了,就是随机拿出10张牌放到你面前,让你慢慢记,要分辨并记住那些看起来几乎一样的、细微的竹子纹理,也是极难。
而且,光记住一副牌、换了一副就两眼一抓瞎也没用;真正的默牌,必须是在面对一副完全陌生的麻将时,也能将其迅速记下的技巧。
大多数人都不会去练习这种极度困难、难学也难精的东西,练了的人里,能在短时间内把整副牌默到一百张以上的也是凤毛麟角。
但极少数精于此道的行家,无一例外都是接近无敌的存在;这些高手在东三局之前就能把整副麻将全部默下,对这些人来说,牌在他们的眼里看来就像是透明的一样。即使有人在他们面前出千换牌,他们也能立即知道,只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查验,一抓一个准。
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竹制麻将逐渐被树脂、塑料等材料制作的新产品所取代,在那些几乎没有纹理的材质面前,默牌之术变得无法施展,最终也就渐渐失传。
不过,传说有一些极为高明的默牌雀士,就连背面毫无纹理的麻将也可以进行默牌;但这门技巧的原理,至今仍是个谜。
有人说他们是通过人手摸牌时留在麻将背面的指纹来默牌;还有人说他们是借助隐形眼镜之类道具;更有人说这个传言本身就是假的,是有老千为了掩饰其他的千术而吹出来的
总之,没有定论。
毕竟这种传说中的默牌雀士实在是罕见,就算这种人真的存在,也很难被察觉到。
而今天,高木就有幸见到了一位
五十岚的默牌,和高木那依靠短期记忆加洗牌码牌的手法来大致掌握牌山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他那手岭上开花,以及在高木尚未开牌的情况下对其下一步行动的预测,已表明了他对整副麻将的每一张牌都了如指掌。
不是靠猜、不是靠千,单纯就是看穿了牌而已。
很显然,在巨额筹码的逼迫下,雀士们已是无所保留在这种随时可能背负上巨额债务的赌局中,根本没有留手或留情的余地。
就这样,实力的差距,在点棒的差额中渐渐体现了出来。
至南三局,五十岚已经手握四万三千点;高木守在一万八千点左右,而大河内则是一副已经完了的表情,满头大汗地在一万两千点左右苦苦支撑。
但要说最惨的,还是榊了,他的点棒只剩下了七千不到,也就是说,他已背上了一千三百万rmb的负债。
第五巡过后,五十岚手中又已是三暗刻、两向听的牌面。
可以默牌的他自然知道,自己的胡牌在两巡之内就会被摸到,而且两巡之内不会有人打出适合吃或者碰的牌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