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生儿子没屁眼(1 / 4)

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4563 字 2020-07-09

a

唐朝有一种报纸的雏形,唤作邸报。其作用相当于后世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

跟后世的报纸还不是一个概念。

因此唐朝得舆论导向不掌握在邸报,而是掌握在大学士手中,而大学士又都集中在弘文馆,这是读书人的圣地呀,天下士子对其是马首是瞻。一般传播的路径是,某个大学士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大学士之间相互传看,又抄录下来,带回去给别人看,民间士子得以知晓,又相互讨论,然后才传播开来。

主要思想、八成都是来自于弘文馆。

朝廷要宣传什么礼法、道德,李世民都是先让弘文馆的学士写文章,然后推崇,最后普及开来。

韩艺跟弘文馆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连门槛都看不到,而许敬宗恰恰是里面的老油条了,而且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好,这没有半点虚假,要论文采,那没得说,许敬宗一度认为韩艺是不可能逆袭的,还自鸣得意。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时代已经变了,文采好不代表一切,掌握印刷术和造纸术的韩艺,岂会怕这区区弘文馆,你的文章是写的精彩,你的文笔是好,但有个球用,我用数量和速度胜过你的质量。

两千份大唐日报打着力学的旗号,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

不但如此,韩艺还雇佣了不少读书人,专门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读报纸,美其名曰,推广力学。实在是这报纸设计的太合理,一半文科,一半理科,总有你感兴趣的。

认字的不认字的都对于这报纸上的内容是了如指掌。

许敬宗终于如愿的扬名立万了!

与此同时,舆论也在瞬间逆转了。

人家韩艺与萧无衣是在几年前就成为夫妇了,当时韩艺还不知道萧无衣的身份,并且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走到一起的,读起来相当感人,而且其中不带有半点利益。兰陵萧氏答应这一门婚事,那对于庶族一种认可,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怀。

同一件事,换个角度说,结果是完全相反的。

那些庶族不但不觉得兰陵萧氏无耻、卑鄙,反而觉得兰陵萧氏才是真正的贵族,令人尊敬。

在反观许敬宗,这虎毒不食子,你为了钱将女儿嫁给一个酋长的儿子,大老粗一个,而你又是书香门第,这简直就是丧尽天良,毫无人性,你叫那些满腹经纶却又还未娶妻的寒门书生情何以堪,必须人神共愤啊。

这一对比,兰陵萧氏变得更加高尚了。

其实关于许敬宗卖女儿的事,在当时就传得沸沸扬扬,因为此事许敬宗还被贬了,但是时过境迁,大家也都忘记了,韩艺再提起此事,并且论证父母之命的缺点,这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事又拿出来炒,又有新的价值。

相比起这一股舆论风潮来,前面许敬宗弄得那些都只是小风小浪

“原来咱们的礼部尚书竟是这种人。”

“这事当初就闹过一阵子,难道你不知道。”

“事先并未知晓。试问这种人怎么能够当咱们的礼部尚书,真是岂有此理。”

“还能为什么,拍马屁呗!”

“这许敬宗简直枉为人父,枉为人臣。”

“只可惜我那美丽大方的许娘子竟有这么一位人面兽心的父亲。啊——!”

“陛下怎能启用这种人做礼部尚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将来必招世人嘲笑。”

“当初太尉反对此人,看来是对的,只可惜太尉未能争过他们,真是太不公平了。”

太尉府。

“太尉,韩艺这小子果真是厉害,昨日大家都还在抨击他和兰陵萧氏,这一日之间,大家就开赞扬他和兰陵萧氏,倒是那许敬宗,这下可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