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格物致知(1 / 3)

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4371 字 2020-07-09

a

“韩艺!韩艺!”

伴随着一阵叫嚷,只见一群老者闯了进来,正是郑伯隅等一些大儒们。

韩艺目光一扫,还好,我老丈人没有来,这样我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去忽悠了。急忙起身,拱手一礼,又满怀期待的问道“不知几位前辈觉得晚辈这一出少年孔子如何?”

郑伯隅一脸困惑道“你——你弄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什么引力,这跟我们儒家有什么关系?”

他们一直认为这一出话剧肯定是关于仁爱、求学、励志的故事,哪知道出来一个引力,这太出乎意料了。

韩艺一愣,随即赶忙解释道“关于引力这方面,主要因为故事而存在,但并不是这一出话剧的主要思想呀,我这一出话剧完全是推崇儒家思想啊!”

崔偲道“这我等怎么一点也没有看出来。”

另一个老者道“这事你可得解释清楚。”

虽然语气中充满了不满,但还算是比较温和的。

韩艺惊愕道“难道——难道各位都——都没有看出来?”

难道里面另有玄机?郑伯隅仔细一想,好像又有那么些意思,但是剧中的力学,还是非常特别,绝对与儒家思想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不好意思说自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万一韩艺说出一个一二三来,那他不是丢脸丢大发了,于是道“老夫就是问你,这引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孔圣人何时有过这个故事?”

“当然没有,这完全是我虚构的,因为关于孔圣人年少时的故事,我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只能自己去虚构。”

韩艺摇摇头,又道“其实关键不在于引力的本身,而是在于孔圣人发现引力的过程。”说到这里他将手中的书籍一扬,“我这个思路完全是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不正是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吗?”

“格物致知?”郑伯隅等人虽然不满,但也没有办法,现在撕破脸那对大家都不好,于是坐了下来。

韩艺也没有太嚣张,表现的还是非常恭敬,因为这一步棋对他而言,是至关重要,他必须要想获得崔卢郑王这些大家族的支持,只是站在厅中。

卢秋子问道“你说的虽不无道理,但是格物致知只是《礼记,大学》其中的一句,并非是我们儒家的主要思想,我们儒家的思想是仁治,礼治,德治。”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偏题了。

“卢前辈说的是,但是格物致知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非是全部,少年孔子这一出话剧主要还是想突出孔圣人的人格魅力。”

韩艺继续道“其实在我构思整出话剧时,也曾非常纠结,究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还是以孔圣人为主。基于话剧娱乐的特性,肯定还是要以人物为主,而且孔圣人是儒家的始祖,增加孔圣人的影响力,就是增加儒家影响力。因此我就翻阅了不少关于孔圣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孔圣人已经扬名立万时,如果我再演这些,那跟书上讲的没啥差别,那么就不能增加孔圣人的魅力,无法达到推广的效果。

于是我就在想,孔圣人也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一步步走向神坛的,这个成为圣人的过程,虽然记载的不是很详细,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孔圣人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孔圣人肯定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成功的,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会引发共鸣,这才咱们儒家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能鼓励众多儒生。

因此我选择了少年孔子,我想展现的是一种孔子精神,是一种儒家的精神,而不是一些孔子说过的话,这些话谁都知道,但都是一些独立的,我想将这些话汇聚成一种精神。”

郑伯隅听得似懂非懂,他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