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良禽择木(2 / 3)

句。

“可恶!”姜维表面上不动声色,却在心底将马遵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拿人家母亲做人质,竟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脸皮当真是厚,“看来原先的打算要泡汤了,带不走家母,自己也就离不开上邽这座囚笼。”

姜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只得是愁颜不展地离开了太守府。可这次马盈听了太守的卑劣,却是不怒反笑,脸上挂满了藏不住的得意,夸口道“嘿嘿。没什么可怕的,我有办法。”

姜维看着马盈一反常态的举动,陡然想起当日军议过后,马盈曾消失了几日,又联想到那时恰好马遵曾派他儿子前去长安求援,猛地醒悟道“你不会……?”

“你以为我消失了好几日,是去偷懒的?”

“马昂?!”

“没想到你的小脑袋也有灵光的时候呀!”马盈学着姜维的口吻,打趣道,“再说马昂先是轻薄于本姑娘,又逼潘家兄弟伏击你我,早就该教训一下了。”

“他现今在哪?”

“放心吧,不会委屈着他,天天都有鱼汤喝呢。”

“何叔家?”

“嘻嘻,是在那。走吧,去提人质,一人换一人。”

“不急,不急。”姜维拦住马盈,来回踱了几步,旋即狡黠地一笑,徐徐说道“既然马遵有了人质,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再对我下手。况且他的宝贝儿子在我们手上,也算有了筹码。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马遵给我备了好几份大礼,是该还礼的时候了。咱们且等个日,再去。”

“哈哈哈。你动坏心眼的时候,最迷人。”

“……”

蜀汉建兴六年春二月(公元228年),诸葛亮派赵云为疑兵,出斜谷。自领大军七万,对外宣称十五万,缓行出祁山,取陇西。陇西之地上次会集如此多的军队,还是在马超之乱时,那已是十余年前的事情了。

喝惯了浊酒的守卒,哪里还提得动枪;捞惯了银子的官员,眼里只有“来之不易”的家产。以雷霆之势出击的蜀军,面对承平已久的曹魏边郡,恰如以石击卵般轻而易举。

唯一苦了的,只有百姓。不过好在,蜀军一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很大一部分陇西地区的百姓,盼蜀军如盼甘霖。

大军刚入魏境,便折向西行。那里的南安郡太守杨陵,早早便与蜀汉暗通款曲,如今闻得汉军北伐,未见一兵一卒,便举郡而降。蜀汉大军得以兵不血刃,取得南安。

下一个目标,便是天水!

诸葛亮命士卒绕南安郡治豲(音环)道县扎营,又命魏延、张苞、关兴等将领,率军封锁由南安进入天水的一切道路,广散轻骑警戒。所有出现在蜀军视野内的人,若是敌军,击杀或是俘虏;若是百姓,便“请”至城中或营中安歇。

如今的南安,好似一座牢笼,连一只鸟也绝难飞出去。

蜀军在谋划着兵不血刃夺取天水的计划,因此只能如此。

尽管黑云压城,山雨欲来,可在天水,依旧是一片春天的鸟语花香。马遵当然也知道,蜀兵总有一天会来,可他并不清楚战况,派出去的斥候早被蜀军击杀,甚或原本就没去。

一连几日,以往安坐于太守府后堂,赏鉴着燕瘦环肥的马遵,坐如针毡。他的心里,惶惶不安。身为一郡之主,理当据城死守,却又毫无信心;想要脚底抹油,尚要顾忌身份,当真是进退维谷。

姜维在天水,虽也如瞎子一般,可根据赵云军的动向,他推断出蜀军主力部不日即将入境,南安一天之内必然陷落,整军安抚三日,再由南安行军至天水,约需五六日。至多不过十余日后,便可至上邽。

这次绝不能放马遵跑了!

姜维回到军营,发布了讨寇校尉第一号军令,同时也是最后一号。他自营中挑选了一名机灵的士卒,冒充先行来天水复命的长安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