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故人之子(2 / 4)

未来得及交待她的结局,便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他万分留恋的人世,只是在弥留之际匆匆留下句遗言,要我不要找马家报仇。

当然,那遗言是何叔转达于我的。不过我一直觉得那只是因为自己当时年纪还小,父亲担心我能力弱小又怕我冲动而留下的。甚至多年来我一直隐隐有种感觉,那只是何叔为了保护我,知道我一定会有复仇之念而杜撰出的遗言。

可如今的我已完有能力去复仇!

而我的仇人马超,最终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作为凉州兵户所居之地,马超麾下不少士卒的家眷都聚居在冀县,屠城之举使得军心涣散。韦康旧部下赵昂、杨阜、姜叙等人趁机共同举兵,联合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人夹攻马超。

所谓哀兵必胜,众人为马超的残暴而同仇敌忾,与之前相比,身负亲人血仇的西凉士卒在战场上纷纷倒戈,作战起来也比之前英勇百倍。加之西北各路诸侯之间互不信任,氐人更是朝三暮四,赵昂便与妻子王异先后设奇计九条,打败了马超,成为了天水的英雄。

据说马超的妻子和孩子最终也在战乱中被杀,加上之前被曹操所杀的家老少二百余口,如今那一支西凉马家可能仅剩下独苗马岱还苟活于蜀地了吧。

真是天道昭彰!

报应不爽!

不过即便如此,我也不会放过马岱!

战乱消散。赵昂、马遵等人联名上书为父亲表功,使其得以立碑厚葬。

可那又有什么用呢?生前的功绩,死后的虚名,具是过眼云烟,说散就散。

父亲永远的离开了,妹妹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年轻的母亲没了丈夫,幼小的我失去了父亲,整个家庭失去了脊梁,终是难以挽回。

陈年的老酒越沉淀越醇厚,陈年的故事却是越沉淀越稀薄。但杀父毁家之仇对于姜维而言,正像酒一样烈,越是久不能报,越是痛不欲生。那些十三年前的旧事,如今再度重提,依旧像是发生在昨天一般,带给姜维彻骨的痛。

故事很长,但马盈依然耐心地听完,其间并未插一句嘴,之前的那股俏皮与活泼也不见了踪影。

听着姜维的儿时记忆,马盈为他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幸福的童年而感到欣慰,温暖洋溢在那张俊俏的小脸上。待听得后来的悲剧,马盈也跟着紧张起来,神情时而悲愤,时而同情,仿佛已置身于整个故事之中,成为了其中的人物。再往后听,马盈却没有流露出姜维意想之中的那股义愤与怜悯,反倒是出奇的镇定,甚至神情中还添了几分嗔怨。

听完整个故事,马盈蹙了蹙眉头,淡淡地飘出一句疑问“既然冀县已投降,也就成了马超的根基,为什么他要烧杀劫掠自己的根据地?”

“这谁知道?他本身就是个疯子,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哪管别人死活。他连家做人质的几百口人的性命都能不顾,起兵对抗曹操害得家尽数被杀。他的行为又怎么能用常理来推测?”

“正因为他在你眼中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便更不可能做出这种不合常理,得不到利益的事!”马盈俏脸涨得彤红,声调也抬高了不少。

“干嘛这么激动?你认识马超?”

“不认识。只是觉得西凉马家已经够惨了。你又何必……”

“他们是罪有应得!这便是报应,无论如何也不该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姜维有些粗鲁地打断了马盈的话,这可能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打断一个女人讲话。平日里始终平静如水的姜维,每当回想起当年的丧父之痛,便有些难以抑制情绪。

“马超屠城便该遭报应,那曹操一生屠过的城还少吗?徐州数十万百姓,袁绍七万降卒又该找谁说理?你既然痛恨这种人,又为何甘心效忠曹魏!”这连珠炮似的疑问突然自眼前这个刚到及笄之年的少女口中问出,且丝毫不避魏武帝曹操之讳而直呼其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