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章(3 / 4)

让江湖中人谈及天策府就不禁变色。凡是被天策府盯上的,可能也只剩下自求多福了。

起初,新皇虽表现出了心狠手辣,但与先帝不同的是,他治国以仁政为主,对外战事也相当克制,还倡导节俭,减免赋税,将夏朝原定的十分之三减至百分之八,甚得民心拥护。他虽仁厚,但只有在对付贪墨上颇有其父之风。不过也只是将污吏们投入大牢了事,对其家属十分优容,因此也得到了许多赞美。

甚至被许多百姓尊为“圣主。”

在其驾崩之后,不少人都叹息,若仁宗庙号还在,那非李毅莫属,但夏朝已经有一个仁宗了。所以关于李毅的庙号,朝廷也商量了许久,最终认为,单凭仁字不足以昭示李毅之功绩,民间不是尊他为圣主吗?那就定庙号为圣宗。

然而,让后世无数人为之惋惜的是,这位圣宗皇帝却只在位十年,即景平十年便驾崩,时年四十二岁。

适时,太后顾氏受其父左卫上将军顾萌迷惑,矫诏企图废太子另立顾氏子为新君。不料此事已经被天策府探知,霍天青率天策众军冲入皇宫,于朝堂斩杀顾萌,拥立太子、囚禁顾太后。

其后更一力铲除了所有的威胁,稳固了朝廷的根基。新君下诏封霍天青为天策王,领尚书令之职、加太尉,所部皆有封赏。

此后,霍天青的地位直线飙升,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权势之盛乃至有人说,连皇帝都掌控在了他的手中。

事实证明,此后的十数年间,霍天青一直在暗中掌控着朝堂内外,虽然奉行的政策并无可指摘之处,但如此坐大已经与大权臣无异,引得众多朝臣颇有微词,加上他手段雷厉风行、有时显得不近人情、一意孤行,所以已经有人在暗地里称他作“霍贼”。

在民间,更是传他软禁了曾待他如亲弟的叱云武和岳念夫妇,让他在民间的风评十分不好。

可是无论外面有多少难听的话,霍天青都是那样一笑了之,可能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他自己。

望着眼前的棋局,他的目光却不知不觉飘向了远方……

在同一片天空下,秋季的金色原野上,一个年轻的身影正慵懒的躺在其中,不远处的野道边正停着几匹马,旁边则有几人围坐着。

不一会儿,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几人警觉的站起来,只见一匹快马正沿着野道快速接近。

很快,快马便在几人的面前停了下来,马上的人下地,快步将手里的一只竹筒给了几人中为首的一个。

那人接过竹筒,打开后抽出里面的纸,低头扫了一眼,转头对身后的一个女子道“快,把他叫起来,我们又有事情干了。”

“好。”那女子转身走进了原野。

“洛凡。”

一声呼唤在年轻人的耳边响起,他睁开眼睛,看到了一张带着微笑的俏脸,轻声问“怎么了?”

那女子柔声道“天策府传令过来,快起来。”

“哦。”年轻人应了一声,随即就是个鲤鱼打挺、稳稳当当的站住了,微微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时已经露出了一丝笑意,对女子道“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原野,发现另外几人已经骑上了马匹,女子也径直翻上了一匹棕红色的马。当年轻人走到自己马匹身边的时候,旁边一人半开玩笑问道“睡得怎么样啊?”

年轻人打了小哈欠,懒散道“要是不打扰我就更好了。”闻言,几人脸上都露出了不约而同的笑容。

年轻人跨上马匹,问“这回又是什么事儿啊?”

那为首者表情严肃道“长史传信,要我们就近赶去八公山,剿灭盘踞在那里的一伙山匪。”

“又来了?!”年轻人有些不满道“这已经是七天来的第三次了,我们又不是官差或军队,为什么要我们做这些事?还有完没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