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五味三绝(1 / 3)

十三局密档 熊样 3154 字 2020-06-21

八月底的天气,对于东南部城市来说,仍然是酷热难当,不过在罗平县,此时的天气已经渐渐的凉爽了下来,除了午时太阳直『射』的那段时间,其他时候基本上已经感觉不到盛夏的酷暑了,甚至到了晚间睡觉时,已经需要盖上一层层薄薄的棉被。

罗平县地处宁夏自治区北部,隶属于宁北市管辖,虽说是一座县城,可罗平县西靠贺兰山东临黄河水,也算是一块背山靠水的风水宝地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原贯通西北衔接西南的要道之一,历史上也不乏文人『骚』客在此驻足,赏贺兰青山古韵,品黄河五味三绝。这贺兰青山古韵想必早已闻名遐迩,不过这黄河五味三绝却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这里所说的黄河五味三绝,并不是指五种东西,而是指的黄河里的特产黄河鲤鱼。

益元坊是罗平县里最大的酒楼,没有之一。也是罗平县里唯一的一家老字号酒楼,这家酒楼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满清末年光绪朝年间。据闻庚子事变那年,西太后逃出京城直奔西都长安,虽说是逃难,毕竟人家也是正国级的领导,这一言一行举步投足都颇有讲究。西太后那老娘们注重养生是出了名的,西逃的时候宁愿将自己的儿媳『妇』珍妃投入井中来保名节,也不愿意多带一个所谓的累赘之人随行,即便是这样,在她的西逃仪仗中,仍然不忘了带上一位厨子,一位名满京城的厨子。这名厨子已经在宫中伺候太后多年,深知太后的饮食习惯,总是能变着法的做出来一道道菜肴,因此深受西太后赏识,早在年纪轻轻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一个五品的顶戴。别小看这五品的顶戴,这要是没有两下子,老死在宫中没有获得一官半职的多得是,有的熬了大半辈子,能捞到个六品领事就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多年来的宫廷生活告诉这位厨子,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不假,谁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手腕稍微一个没留神,油盐酱醋稍微的多撒了那么一点点,就有可能脱了官服丢了脑袋。因此接着太后西逃的机会,大厨多了个心眼,在途中脱身而走,来到宁北市罗平县隐居起来。正是他的到来,使益元坊从一个小小的门脸店变成了一座大酒楼。

此时益元坊的一个包间内热闹非常,标准的十人大桌稀稀拉拉的只坐了四个人,因此原本不是很大的包间,此时显得非常的宽敞。这四位客人明显是外乡人,远道而来,每人手里拿着一本菜单在不停地翻看,一旁站着的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是益元坊的老板,益元坊第七代传人马景和。这位马老板在当地也算是个人物,属于上层社会的人物,平时不会出现在店里,只是偶尔会出现一下算是视差工作。不过今天这四位外乡人的出现,马景和屁颠屁颠的亲自出马,放下身段亲自迎接这四位外乡人。这四位外乡人身份不一般,乃是海外大名鼎鼎的龙氏集团的四位当家人,大老龙有德,二老龙有贵,三老龙有福,四老龙有禄。这老四位的座驾刚刚驶入益元坊的停车场时,马景和就得到信儿了,忙不迭的赶到了店中亲自伺候。

此时马景和在包间中正在和四老穷白活“四位老板远道而来,屈尊小店,真是令小店蓬荜生辉,令马某人荣幸之至。”四老中的老大龙有德哈哈一笑道“马老板,我们四人远道而来,承蒙关照,不胜感激。”马景和是场面人,和四老寒暄一阵便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店中的特『色』菜来“四位,既然是远道而来,那你们务必要尝一尝本店的镇店名菜,五味三绝。这道菜可是祖传的手艺,我们选用的是纯野生黄河大鲤鱼,这菜别看贵,但是我们店平时几乎不会做,只有固定的日子口才会准备,就是因为这道菜做起来颇费功夫,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好饭不怕晚,不精心制作,哪来的人间绝味呢?”“哦?”四老龙有禄闻言惊道“马老板,你且说说看,怎么个五味三绝法?”马景和笑道“这五味指的是本菜具有酸甜苦辣鲜的五种滋味,而这五种滋味在空中咀嚼之后,又会幻化出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