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暗潮涌动,下场搵钱(3 / 3)

当拍电影比开字花档还划得来,社团中人蠢蠢欲动也就不奇怪了。相比他们食快钱的作风,真正的大鳄还未露出水面,准备找准时机,一举颠覆港岛电影圈。

电影制片业、发行公司、戏院老板、投资行包括许多大型基金都虎视眈眈垂涎港岛这块肥肉。

电影分级的风吹起一片涟漪。

新艺城、嘉禾与德宝三大想着清场赚钱,那其他人又何尝不想重新洗牌呢?

港岛电影市场票房喜人。

蓝乃材与王京合作的《俾鬼捉》下档成绩,都达到了600多万。

诸如《殭尸再翻生》、《开心鬼精灵》、《鬼咁有缘》、《凶咒》这些影片一部接一部团购似的上档圈钱。

三四百万的成绩比比皆是。百来万的成本,一两个星期完工,赚上一二百万。对他们来讲简直像是在散步。

这种情况下,三大想清场,除非三家一起发力。但这又是一个伪命题。

新艺城经过了创业初期的众志成城后,因为利益、各人的理念等种种原因,早就进入了各自为战的时代。

麦光头、石田、黄白鸣各有各的心思。不然黄白鸣也不会开一部《英雄正传》来消费《英雄本色》的价值了。

嘉禾现在摊子铺得很大,一心想同好莱坞接轨。旗下也子公司无数,各自利益诉求也不同。

德宝?

老板潘迪笙的心思都没有全在电影行上。服装、手表、奢侈品才是他事业的根基。最近潘老板还在运作“迪生创建”上市的事情呢,哪有心思管电影公司。

如今德宝全都是由制片经理冼杞燃、发行主管及外联经理张家赈、德宝院线总裁岑健勋三人在主事。洪锦宝股份稀释闻不可闻,根本不插手德宝的事情。

三大本身就互相拆台。

这种情况下,外来片商与本土有野心的电影人蠢蠢欲动也就情有可原了。